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师生饮用水卫生,保障师生的饮水安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遏制和杜绝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为了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秩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下,特制定我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制度及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管理,牢固树立师生为本、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学校成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组 长:分管总务后勤副院长
副组长:总务处处长
成 员: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总务处、直饮水企业、物业公司相关工作人员
二、健康教育制度
在校园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栏,对师生进行饮用水卫生知识宣传,告知师生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学校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三、桶装水卫生管理制度
(一)桶装水管理要求
1.水质应符合桶装饮用水的标准,每批水要索取水质检验报告。
2.供应桶装饮用水的企业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税务登记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3.使用的饮水机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二)保温桶水管理要求
设专人定时供水,供水者必须有健康上岗证,保温桶要加盖上锁,并每天进行清洗消毒。
四、供管水人员健康管理及学习制度
1.凡进入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人员,在上岗前应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在岗时每年应在体检时效到期前15日内主动到预防性健康体检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疾病或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直接供水管水工作。
3.供管水人员凡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病症的,应主动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生活饮用水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供管水人员应主动积极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提高自觉守法意识,加强生活饮用水相关知识学习,提高供水管水水平。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不得在生产场所吸烟,不得进行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活动。
6.学校负责对每位供管水人员建立健康档案。
五、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坚持每天清扫泵房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2.每天清扫水箱周围卫生,保持水箱周围环境清洁。
3.要时常检查供水设施周围有无污染物,如发现应立即清除并及时消毒。
4.泵房及水箱间内严禁堆放杂物。
5.泵房及水箱间内严禁养宠物和植物。
6.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泵房及水箱间。
六、水箱清洗制度
1.水箱每年至少清洗消毒2次。
2.清洗前严格检查清洗单位有无卫生资质。
3.认真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4.进出水箱时要提醒清洗人员工作安全。
5.清洗消毒完成作业人员撤离水箱后,应穿消毒水鞋、整洁工装进入水箱内检查水箱内有无遗留物品和其它杂物。
6.检查一切正常后,盖好水箱入口盖,并锁好。
7.管理人员应认真做好水箱的清洗消毒记录。
七、直饮水公司职责
1.认真执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确保我校师生的饮水安全,牢固树立“优质服务、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2.在饮水机旁边醒目位置粘贴直饮水水质检测报告。
3.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执证上岗。
4.定期检查校园内直饮水、饮水机等设备及线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
5.定期更换直饮水滤芯及设备维护,定期对饮水设备进行清洗、擦拭、消毒,经常观察饮水机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并进行每年2次的直饮水水质检测,为全校师生提供符合标准的直饮水。
6.定期对制水车间内设备、墙面、地面进行清洗、擦拭、消毒,保持制水车间内整洁,杜绝一切污染源。
7.购买涉水材料时,要索取卫生许可批件,严禁使用卫生不合格产品。
8.自觉接受当地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八、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一)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报告范围:
1.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使饮用水水源遭受污染。
2.饮用水水质出现异常,影响饮用者正常生活。
3.输配水管网破损或二次供水设施防护不严,使饮用水水质恶化。
4.饮用水水质污染,造成介水传播疾病流行或中毒。
5.存在明显的污染源,并怀疑饮用水源或饮用水水质有可能受到污染。
(二)后勤部门应针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可能发生污染的环节,制订和落实防范措施,加强检查,严防污染事件发生。
(三)当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供管水员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单位生活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小组领导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四)在水污染事故发生期间,应密切注意事态发展,及时进行水质检测,并在第一时间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检测和处理报告。
(五)任何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水污染事故。
(六)报告方式及电话:在当面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小组负责人报告的同时应向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区卫生执法监督所:姚海燕19904785113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晓东 18547829588
九、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目的
在发生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时,能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稳定。
(二)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实施应急处理,成立单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分管总务后勤副院长
副组长:总务处处长
成 员:总务处、直饮水企业、物业公司相关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部署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单位与各级部门及单位内部之间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积极配合各个相关部门对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开展的各项调查、处理、救援等工作。
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成立调查协助组、后勤保障组等,并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职责。
(三)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1)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单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紧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迅速开展现场调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性状、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围及接触人群身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扩散趋势,并据此提出科学、行之有效的紧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质监测方案,科学采集水样和检测,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进行动态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污染程度、污染趋势、水质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复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3)当出现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装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卫生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证水质卫生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临时供水途径,以保证饮用者正常生活饮用水问题,避免和减少水污染对饮用者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4)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后,应依法立即、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水污染事故状况,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有关调查、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水质监测,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针对水污染环节和污染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的蔓延和扩大,严防水污染事故再次发生。
(5)当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复供水前,必须重新进行自备水源水或二次供水水质检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后方可供水,并公告居民,及时解除控制。
(6)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完成调查、控制、处理,并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括事故经过、现场调查检测结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处理经过、效果、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按时逐级上报。同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行政处罚。
十、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对所有的饮用水相关资料建立档案,档案资料应保存完好,保存年限不低于5年,档案资料应包括。
1.有关生活饮用水的相关法律法规。
2.水质监测检验报告。
3.供、管水人员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4.购买消毒剂及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