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根据供水、供电、食物中毒突发事件防范应对需求,有效处理学院可能发生的突发现象,防止因停水、停电、食物中毒造成的事故发生,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订停水、停电、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应急处理学院可能发生的供水、供电、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维护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保持学院安全稳定局面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因用水、用电、食物中毒等发生的突发事件。
三、工作方针和原则
(一)处置突发事件方针
预防为先,沉着应对,区别对待,妥善处置,维护稳定。
(二)处置突发事件原则
1.统一领导,协调配合。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要求在学院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坚决贯彻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巴彦淖尔市等有关安全稳定工作的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定正确方向,把握工作大局。各部门、各院系和有关工作人员,要在学院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既要分工负责,又要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建立完善各类突发事件防范体系,充分做好预防和应对准备工作,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学院因供水、供电、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组织领导与工作机构及职责
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组 长:学院党委书记 院长
副组长:分管校园安全、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后勤服务等院领导
成 员:党政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财务处、保卫处、团委、学生处、总务处、各院系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党政办公室主任为主任,总务处处长和保卫处处长为副主任。
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对全校安全稳定工作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和领导,及时传达贯彻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巴彦淖尔市等有关安全稳定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
2.组织开展维护学院稳定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学院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和能力,动员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做好维护校园稳定工作。
3.了解掌握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对影响学院安全稳定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对重大问题及时做出决策。
4.组织领导和现场指挥处置发生的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并根据学院实际做好预防对策和措施。
五、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处置突发事件的一般程序是:接到报告或发现情况先期处置—成立现场指挥部及启动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现场处置及救援善后与恢复。
(一)停水、停电应急预案
1.工作职责
及时了解有关停水、停电的信息,掌握学院预防突然停水、停电的设备运行情况,并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学院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和能力。
2.工作措施
(1)加强学院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宣传阵地,通过主题班会、广播站等形式对全院师生进行停水、停电事故发生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和训练,一旦发生停水、停电的现象师生不至于慌乱。
(2)加强对供水、供电设施检修和维护,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投入经费,安装一些预防突然停水、停电设备设施。
3.报告与响应
事先接到供水、供电部门的停水、停电通知。
在与各院系、各部门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的前提下,通知全体师生做好停水、停电前的准备。
(1)总务处做好停电前的应变工作,如:关闭电梯,调试备用柴油发电机等应急准备。
(2)停水超过24小时,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组织大瓶纯净水或桶装水供学生饮用。
(3)停水超过36小时,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联系消防部门和相关大型超市请求援助,提供学生的日常饮用水的供给。
事先未接到供水、供电部门的停水、停电通知。
(1)总务处马上把情况报告给停水、停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党政办公室,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有关应急工作。
(2)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应立即通知各重要职能部门,如:通知食堂安排好膳食和临时照明用电,电梯运行管理部门立即派人检查电梯运行情况,发现电梯困人情况立即采取施救措施。
(3)总务处负责组织水、电维修人员查明停水、停电原因,如属校内原因造成停水停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维修,及时恢复供水供电。如属市政管网造成停水、停电现象,立即与当地自来水、电力部门联系协调,尽快排除故障,恢复供水供电。
(4)若停电时间过长,由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开启备用发电机组,保障食堂等重要部门用电。
(5)供水供电恢复正常后预案解除。
(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领导小组
学院院长为食品安全事故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院领导为副组长,成员有:各院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总务处分管餐饮副处长、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发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立即向教育厅、市教育局和市场监督局、卫生部门等上报,并封存现场。
2.应急处置程序
(1)加强日常健康监测
学生处、团委、各院系建立师生日常健康检测机制,总务处对食源性疾病案例建立监测档案,记录发病师生信息、就餐时间、地点、就餐餐品等信息。
(2)及时报告
对集中爆发(3人以上)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立即上报。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及时向市区两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门、教育局等报告。立即停止餐饮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3)立即抢救
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处、团委、保卫处、校医室、医学系等专业人员进行抢救,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120)抢救。
(4)保护现场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立即采取封闭事发场所,停止一切加工和经营活动,防止事故扩大。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和封存现场和可疑食物、原材料、水源,食品制作使用工具和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尿液)要保留,封存并提供留样食物。
(5)配合调查
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3.事故责任追究
对事故延报、慌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确保不让事态扩大,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况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4.应急供餐
在突发食品卫生事件调查、处理期间,内部无法正常供餐的情况下,按照既定方案和协议,做好应急供餐工作,直至学院和有关部门做出进一步安排。学生就餐分流如下:
1.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分流1000人就餐。
2.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基地分流1000人就餐。
3.巴彦淖尔市党校分流500-1000人就餐。
4.社会餐饮分流2000人就餐。
5.市一中、市一职提供2500份盒饭。
6.超市提供1500份应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