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大学生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对于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帮助大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并从中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根据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2014年《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二、活动时间
从2014年开始,常态化开展活动
三、活动目标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统一主题,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宿舍、班级等为主体,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大学生群众性课外锻炼活动,努力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校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等要求。
四、活动内容
1.通过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召开主题报告会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提升体育锻炼意识。围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活动主题,各团总支可邀请学生当中坚持体育锻炼的典型榜样及长期坚持运动的教师、校友等,走进学生中间,开展系部、班级主题团日活动,面对面开展交流、分享体会,营造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加强对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视,大力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2.把握重在基层、重在学生的原则,设计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有效载体,广泛发动学生开展活动。各团总支可侧重于策划适合学生以宿舍、班级、团支部、社团等为单位开展的活动项目,适合学生经常性参与的活动项目,适合学生每次参与时间在1小时左右的活动项目。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自主设计活动,积极倡导寝室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兴趣爱好类的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把更多学生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来。
3.尊重大学生的现实特点和行为习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切实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各团总支可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号召和组织学生设计或推动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手机APP应用程序等,并从中根据实际选优进行推广;还可通过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形式和渠道,开展“我的身体我做主”、“我的运动风采”等照片展示评选活动,号召学生随手按下快门,分享体育锻炼中的美好瞬间和快乐时刻,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校园内营造青春健康的生活风尚。
五、实施步骤
学院的大学生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实施以各教学单位为单位,实施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项目化运作机制:分为活动方案制定、活动实施、活动总结表彰三个环节。
1.制定方案
各教学单位在充分考虑系部实际的基础上,按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的原则确定本系“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大学生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并将方案于4月8日前交到团委学生处团务科。
2.活动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长效机制。各教学单位要在在活动载体、品牌创建等方面多加思考,立足长远。落实活动方案时,设计和组织开展好具有系部自身特色的活动,形成促进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长效机制。
注重全员参与,增强活动效果。将活动与系部常规团学活动有机结合,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参与的人数、时间、频率,努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系系有体育特色,要借助各种宣传方式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扩大活动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努力将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活动做出实效。要注重把握举办大型体育赛会、全民健身日等契机,推动活动不断形成热潮。
3.活动情况上报
学院团委学生处将对各教学单位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活动结束后各教学单位要及时提交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和《河套学院“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大学生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汇总表》(见附件)。
4.活动总结表彰
对活动参与度好、效果好、时效性强的,授予其河套学院“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大学生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优秀教学单位称号,并及时总结有效经验和典型做法予以推广。
附件:《河套学院“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大学生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汇总表》
河套学院团委学生处
201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