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政文化 >> 正文

廉政文化

孙政才文章: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时间:2013-10-08 00:00 阅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重庆市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坚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市委领导班子带头抓学习、听意见,带头查找问题、整改落实,带头推动建章立制,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增强政治定力、严明党的纪律,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奉献,完善体制机制、实现规范有序的要求,着力在强化学习教育、查摆问题上下功夫,着力在聚焦“四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下功夫,着力在创新群众工作、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着力在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力求达到干部受教育、问题得解决、作风大改善、形象再提升、人民更满意的效果。

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市委先后召开9次常委会议、3次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实践活动,市委常委会举办5次专题集中学习,市委常委和市级领导干部带头读书学习、撰写发言提纲,进行专题学习会交流讨论;在全面调研访谈、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又先后召开基层党员、党外人士、企业代表等7个方面和渝西、渝东南、渝东北、主城4个片区共11个征求意见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共征求意见建议480多条,其中“四风”方面250多条。全市各级各部门征集到各种意见建议近8000条,其中制定整改措施1800多条,着手解决问题1200多个,出台规章制度300多个。第一批启动的市直机关、国企、高校等单位积极行动,认真抓好中央和市委“规定动作”,结合实际创新“自选动作”,坚持边学边查、边查边纠、边破边立,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各级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开展调研,听意见、查问题,投身防洪抗旱、电力运输、社会稳定等一线,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干部作风有了明显改善。总的看,重庆市教育实践活动开局良好、推进有序。但与中央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达到中央提出的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的要求。

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中央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活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立意高远、语言生动、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态度鲜明,回答了一系列政治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指导全党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不断深化,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充分认识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教育实践活动重大意义的理解和把握,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部署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坚决克服不以为然的思想、等待观望的态度、消极被动的情绪和与己无关的想法,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更加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坚定地把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更加自觉地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紧密地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既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的部署安排,又要结合重庆实际,不断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把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认真抓学习教育。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把加强学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并贯穿始终,切实打牢活动基础。学习要紧扣主题、扩展内容,静下心来系统学习党章,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中央制定的必读书目,学习历届党的领导人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要创新学习载体和方式方法。既要强化自学,也要多些集中学习;既要原原本本地学习原作原著,也要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多一些讨论交流、多一些思想碰撞、多一些相互启发;既要学习理论,向书本学习,也要向群众、向基层学习,接好地气。

认真查找问题。查摆“四风”问题,是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另一个基础,是承上启下的环节。查找问题要在对照检查中找。对照党章、对照中央要求、对照先进典型、对照反面案例、对照群众意愿、对照基层和市场主体的需求,一项一项地检查、一条一条地分析。要照“平面镜”、“放大镜”,不要照“哈哈镜”。既要注意查找小事和细节背后折射出的大问题,查找平时看不清楚、习以为常的问题;又要防止避实就虚,把自己照“好看”了、把别人照“丑”了。要深入群众开门找。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形式,把群众请进来,让干部走下去,认真倾听群众和基层的意见。要找准突出问题。既查找作风问题,又查找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既查找工作上的问题,又查找思想上的问题;既查找各级党组织班子的问题,又查找班子成员个人的突出问题;既看到问题的表象,也剖析问题的根源。要把自己摆进去,找准、找足、找透问题,不能只讲下级不讲自身、只讲别人不讲自己、只讲班子不讲个人、只讲工作不讲思想、只讲虚的不讲实的、只摆现象不作剖析、只讲客观不讲主观、只讲枝节不讲关键。要切实聚焦“四风”问题,不走神、不散光,切忌视而不见,讳疾忌医。

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明特点,也是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既要着力解决“四风”问题,真正让每个党员干部“洗洗澡、治治病”;又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治标,就是能够马上纠正的问题,马上纠正。中央“八项规定”下发后,我们结合重庆实际,明确了7个大项、23个小项的具体规定,大幅减少评比表彰达标,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干部因公出国,收到良好的效果。治本,就是要在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创新制度、改革体制机制以及完善工作流程上下功夫。坚持立说立行、立查立纠,不能等待观望,从具体事、容易事做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着力创新活动载体。为扎实有效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市委针对普遍性问题,决定深入开展“五个专项行动”,即正风肃纪专项治理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为切入点,祛歪风、压邪气,倡新风、树正气;提升效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行动,针对政府部门在服务市场主体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精简审批项目,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优化考核推动区县科学发展行动,针对区县产业同质、竞争无序、考评趋同等问题,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区县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发展;干部下访化积案解难题办实事行动,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力尽所能办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固本强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行动,针对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职能,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充分发挥联系点的带头示范作用

市委决定建立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每位常委联系一个区县和部门,既是坚持领导带头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市委希望通过联系点,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推动作风转变,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蹲点调研,“解剖麻雀”,以点带面,进而抓好全市各项工作。联系点的教育实践活动社会关注度高、责任大、影响大、辐射面广、带动性强,工作要求也更高,必须做到先一步、高一筹,思想认识上更加自觉,措施办法上更加得力,目标效果上更加扎实。

要在三个方面走在前面,起示范带头作用:一要扎扎实实开展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二要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有力推进本地区、本部门工作。

切实做好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实事

群众的衣食住行都是很具体的民生问题,不是小事,必须实实在在地解决好。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当期可承受又长远可持续,既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又持续提升民生水平,既抓实具体民生项目又建立民生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切忌搞脱离群众意愿、脱离实际的各种民生“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用到群众最紧迫、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需求上,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最近,重庆市委常委会会议决定,在全面推进我市民生事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着力办好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又非常紧迫的民生实事。在农村,完成50万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解决2606个撤并村不通公路问题,解决人畜饮水最困难地区5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7.4万口山坪塘整治,完成2606个撤并村村卫生室建设,完成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200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实现农村客运通达“双百”目标,新增10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和1.5万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全覆盖等;在城市,完成567万平方米(7.21万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240个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实现新建成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覆盖,完成80万户一户一表改造,逐步解决自来水收费标准不统一问题,完成897台“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完成1424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主城区新增城市公厕362座,新增过街人行天桥(地下通道)100座,实现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公交全覆盖和线网布局优化,完成主城建成区56个湖库污染治理,建设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主城区新增加3个公益性公墓,提高轨道交通发车频率与合理增加编组等。

以制度建设推进作风建设规范化和长效化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解决“四风”问题,不仅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干部自身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需要着眼长远,着力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要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制定成新的制度,以制度固化作风建设成果。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市委提出《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方案》,从改革体制机制、领导班子建设、正风肃纪规定3个方面,建立完善一系列制度。目前,已经出台了关于规范评比表彰达标、清退会员卡、规范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完善领导联系点等制度;对修建楼堂馆所、干部住房超标、项目招投标、“三公”经费管理、领导小组过多过滥、政府机构办节庆、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监督、完善区县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等突出问题,正抓紧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切实做到成熟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自觉维护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统筹教育实践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既是一次教育活动,更是一次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要坚持把开展活动与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作风问题与破解发展难题结合起来,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巨大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要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保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学谋划主体功能区划分,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理清发展思路。

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直辖市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重庆,大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不懈地保持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住房、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现实问题。

不断深化平安重庆建设,着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来源:瞭望 2013年09月02日

上一条:要知足 下一条:闲话照镜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