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廉政建设成为社会动态中的热点词汇。廉政,顾名思义,是要在政治政策上做到公平廉洁。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同时授权颁发学位。作为高等教育机关,则更需要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重视廉政文化建设,防止错误的产生。当然,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如何在高等院校进行有效的廉政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中也出现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一是经济犯罪时有发生。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与高校建设投入资金的数目增多,使得高校财政收支资金急剧增长,动辄十亿元上下,并且伴随高校经济活动项目增多,基建、采购、维修、接待等不下几十项,使得经济往来项目增多,经济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出现滥用职权现象。高校事业的扩大和办学自主权的增加,使工作事务越来越多。人事任免、职称评聘、人员录用、招生考试、招标投标等工作都有权自主决定。个别人利用人事权、审批权谋取私利,捞取好处;滥用职权者办事不公等;失职渎职者工作不负责任,决策不科学等。三是存在浪费、腐化问题。当前有的高校浪费、奢华问题严重,花钱大手大脚,高校的大量资金,甚至是贷款资金被浪费掉、损失掉。四是思想上、政治上的价值取向出现某些偏差。一些高校领导者政治意识不强,长期不抓思想政治工作;有的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做出了触犯法律法规和违背公民道德的事情等。五是学术腐败、学术不和谐、不高雅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人丧失职业道德,不择手段地搞学术腐败,剽窃他人成果,抄袭别人的文章等。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高校校园里运用文化手段,树立正气,宣传先进,对各种不廉洁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抨击,形成廉政文化氛围,形成褒廉耻贪的共识。高校廉政文化的教育对象应该包括高校的管理者、教职工和广大学生。
切实加强廉政教育,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廉政教育要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进行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党规和国家法律教育。高校党校要把廉政教育内容列入党员组织生活和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认真落实。广大学生要以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为载体,充实廉政教育内容。
要把校园文化作为宣传廉政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讲廉政故事、唱廉政歌曲、举办廉政征文比赛、创作廉政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反腐倡廉理念,清除以权谋私、贪图金钱、追求享乐的腐朽思想,树立反腐败的信心,努力消除人们对反腐败的疑惑情绪,在校园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浓烈氛围。同时,要大力树立廉政典型。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全国的先进典型,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发掘身边的廉政先进典型。树立廉政典型时,还要注意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人,使廉政先进典型覆盖到学校的各个层面,使大家感到典型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到可敬可亲可学。
要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体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廉政文化建设要健全制度,营造格局,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做到依法管理学校事务,人人学法、懂法、守法;要严格遵守党纪政纪,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廉政纪律;要做到照章办事,自觉执行制度,不变通、不走样。
为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高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有关部门要做到简政放权,使高校按照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自主决策,自我发展,尤其不要在工程招标、项目审批、资金划拨、招生录取等方面进行干预或干扰。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使国有资产既能保值增值,又能消除腐败产生的土壤。健全完善对高校的考核测评体系,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考核内容,保证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
文章来源: 吉林日报 201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