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主办,河套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承办的干旱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我院举行,来自区内外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干旱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深入研讨。


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内蒙古草原学会理事长韩国栋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红梅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院长付和平教授,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局长张涛同志,巴彦淖尔市科协党组书记赵文学同志,河套学院院长季祥教授、副院长李志刚教授和生态修复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开幕式上,季祥代表河套学院向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简要介绍了河套学院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学院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防沙治沙、现代化农牧业等领域开展的重要工作。他表示,真诚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深入交流,聚焦干旱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领域的发展前沿,共同探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运用,为促进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领域的创新发展,加强产业链融合作出积极贡献,助力科技兴蒙建设。

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内蒙古草原学会理事长韩国栋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举行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和意义。他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进一步研究探讨干旱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的主要途径,从农业、林草、生态等方面提出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够应用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模式。力争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在干旱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草原保护等方面形成卓有成效的成果,为服务自治区“五大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阿拉善蒙古牛生态牧业研究院和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套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为推进干旱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汇智聚力。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强荒漠化草原综合治理研究,提升草原科技工作者的服务能力而举办的。参会单位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围绕干旱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草原生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家庭牧场管理技术、草原畜牧业智能管理技术与推广等主题,进一步搭建学习、交流、互鉴平台,深化科研协同创新,着力打造学术共同体,集聚一批优质创新资源,为推进巴彦淖尔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会前,参会专家学者前往乌拉特中旗开展了生态环境修复与家庭牧场现状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