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学术之帆,启创新之航
2020年汉语言文学系学术活动侧记
作者: 更新日期:2021/01/13 来源:汉语言文学系 点击数:
2020年是学院加快内涵式建设、持续打好打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为顺应学院发展形势,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活跃校园学术气氛,2020年10月至12月,汉语言文学系以“明德慎思扬学术之帆,薪火相传启创新之航”为主题,先后举办、参与多场学术交流活动。活动期间,我系力邀9位专家开展讲座6场,参加学术论坛2场、线上线下学术会议30余场,发表论文5篇,大会主旨报告2篇,论坛研讨3次,参与学习、交流的总数超过1000人次。在追踪学术前沿、拓宽学术格局的同时,学院在区内外影响力逐渐扩大,美誉度不断提升。
一、请进来,接踵学术新动态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邀请多位学界翘楚莅临我院,其中包括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带头人、河北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学科新闻学带头人白贵教授,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才、内蒙古大学“513”人才工程一层次人才、内蒙古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树新教授,国内媒介人类学研究领军学者、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孙信茹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李亘博士、张瑞坤博士、徐精繁博士,巴彦淖尔日报社要闻部王剑主任等国内学者为我院师生带来9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此中既有学富五车的耆老名宿,也有卓有成绩的中青年学者,还有崭露头角的博士研究生。他们依次开展的学术报告,主题新颖、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和带动了我院师生极大的兴趣与热情。报告期间,讲者与听者的良性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白贵、李树新、孙信茹教授开设讲座

我系学生与巴彦淖尔日报社要闻部王剑主任展开对话
二、走出去,交流开拓新思路
2020年,我系教师以团队和个人方式积极参加多场国内重要会议
和论坛。李敏霞主任率队一行6人参加“首届黄河流域语言文化与中文教育研讨会”,巩建文老师进行大会主题报告,李敏霞主任、王敏老师、钱聪老师、朱艳茹老师做小组发言。李敏霞、王敏、风罡、张玮老师应邀出席“内蒙古首届语文教师教育高端论坛”,王敏博士代表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作《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大会主旨发言,系主任李敏霞教授就河套学院师范类专业应用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困惑与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李敏霞、王敏、张玮、风罡四位老师出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2020年学术研讨会”并参加分论坛研讨。


我系参加学术会议并与与会代表积极交流
李敏霞教授参加“第十一届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
坛”,王敏博士参加“第九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张玮老师应邀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并参加分论坛研讨。在系列学术会议中,我系教师积极参与互动,表达学术观点,扩大学院学术影响力。
三、沉下去,服务地方新模式
金思琦老师应邀参加“2020年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服饰和蒙古族配饰项目传承人研修研习班”并就“网红经济下直播电商与地区品牌推广”做专题报告,助力地方文化传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金思琦老师服务地方做专题报告
四、连起来,延揽学术新资源
我系与陕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签约成立河套学院分中心,与陕西师范大学实现深度合作,共同搭建高层次学术合作平台。双方实现联合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挖掘黄河几字湾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黄河几字湾地区方言与文化的调查研究,服务两校学科发展,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力争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聘请河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白贵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助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扩大学院学术影响力。

五、提起来,聚集科学研究新动力
2020年,我系获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6项,院级科研项目5项,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发表论文32篇,其中核心4篇,出版著作5部(全部是副主编)。
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是形成良好创新学术氛围的基础,也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条件。2021年,汉语言文学系学术交流活动将继续秉持“明德慎思、薪火相传”的理念,沿着 “重视质量、促进发展、扩大影响”的方针,开拓学术格局,营造学科发展软环境,不断推动新文科建设、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助力学院内涵发展。



2020年度部分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