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举行
作者: 更新日期:2023/07/16 来源:汉语言文学系 点击数:
7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此届论坛由“中国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组委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河套学院、巴彦淖尔日报社、黄河几字弯文化传播创新研究基地承办。论坛主题为“共识·共建·共享——新时代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创新与发展”。

论坛开幕式上,河套学院党委书记冯呼和,论坛理事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韦嘉分别致辞。河套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季祥主持开幕式。
河套学院党委书记冯呼和在致辞中代表河套学院向参加论坛的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将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事业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润泽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学术盛宴,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分享、互相启发,服务学术,服务民族地区发展。她认为,新闻传播学科未来发展有两个支点:向下扎根与实践,这要求我们要找准问题,深度研究,将新闻传播学科的根基牢牢地扎在和人类发展最根本问题之上,推动民族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绵薄之力。
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韦嘉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秉着“共识·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本届论坛以嘉宾主题发言和4个分论坛形式组成。在主题发言中,郑保卫、周葆华、孟长云、赵丽芳、李世举、朱杰、周德仓、刘洪、薛文峰、张瑞坤、张迪等专家学者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新时代民族地区影视传播、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黄河几字弯地区文化传播创新与发展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在分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信息传播、新时代民族地区影视传播、新兴信息技术促进社会治理创新、黄河几字弯地区文化传播创新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充分、务实、深入、热烈的交流与研讨。此外,论坛收到与会嘉宾的学术论文100余篇。
中国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200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倡导举办。14年来,论坛在促进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和传媒改革,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新闻院校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