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几字弯文化传播创新研究基地开放课题组成员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
作者: 更新日期:2024/07/28 来源:汉语言文学系 点击数:
2024年7月12—15日,第十五届中国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青海西宁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组委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承办。我院承担黄河几字弯文化传播创新研究基地2024年度开放课的张瑞坤老师、杨开昌老师、吴秀华老师、沈春鹏老师、赵婧老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论坛开幕式上,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雪梅对全国各地学术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向大家介绍了青海师范大学及新闻学院的历史和发展现状。论坛名誉理事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新闻传播学学科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在致辞中表示,论坛从2009年开始,历经15年已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内蒙古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延边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河套学院等民族地区新闻院系和民族新闻院校举办了十四届。今年是第十五届。中国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已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的品牌学术论坛,在促进民族新闻教育、创建民族新闻品牌、打造民族新闻学派、扩大民族新闻影响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论坛还将成为打造民族教育共同体、新闻学术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平台。
论坛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赵曙光在致辞中表示,信息传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媒介,中国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也是广大新闻人的精神家园。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相世恩代表省委宣传部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期望与会专家学者对青海新闻事业、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发展给予关心帮助。
郑保卫、莫自才、刘海龙、周德仓、刘卫东、朱杰、刘晓程、顾洁、毛湛文、张智华、才让卓玛等学者围绕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发展和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研究分别发表主旨报告。本次论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南宁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百余名学者与会者围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民族地区信息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信息传播、民族地区新闻事业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民族地区高校新闻院系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

黄河几字弯文化传播创新研究基地是河套学院2021年11月获批的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进一步扩大基地的影响力,基地成立以来先后主办和承办3次学术会议,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在第十五届中国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上,杨开昌老师、张瑞坤老师、沈春鹏老师在分论坛(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信息传播”议题进行了发言。吴秀华老师、赵婧老师在分论坛(三)围绕“民族地区新闻事业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议题进行了发言。
黄河几字弯文化传播创新研究基地
撰稿人:李阅
审核人:张瑞坤、王海燕
2024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