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介:
姓名:王海燕,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教授,职务:汉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所属教研室: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教育教学、农业经济管理,管理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共危机传播管理。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一)论文
1. 会计教学中需要“诚信”教育,《内蒙古会计》,2009.01
2.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读与写》,2009.03
3. 谈强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训基地建设,《内蒙古教育》,2009.10
4. 规范会计实践性教学 培养应运型人才,《读与写》2009.10
5. 更新教学观念 适应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2010.10
6.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改革与开放》2011.12
7. 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改革与开放》2012.01
8. 提高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探讨,《财经界》2012.02
9. 中国区域农业发展现状与农户土地参股研究—以河套地区为例,《商业文化》2014.12
10. 农户参与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研究--以河套灌区为例河套学院,《农业与技术》,2015.09
11. 农户参与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支持对策实证研究-以河套灌区为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1
12.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测评与优化措施探索,《商业经济研究》2016.02
13.新常态下农村居民消费效应与经济模式探究,《商业经济研究》2016.03
14.股权性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相关性研究,《财会通讯》2016.05
15.我国小微企业绩效考核与管理探析,《河套学院学报》:2016.03
16.基于宏观政策视角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07
17.减物质化和非物质化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16.11
18.基于绿色绩效的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分析,《中国市场》2017.05
19.河套灌区农户农地流转经营研究述评,《中国市场》2017.07
20.转型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优化-以河套学院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8.07
21. 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 《时代金融》2018.07
22.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以河套学院为例,《高教学刊》2018.08
23.中美“贸易战”博弈对国际物流服务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价格月刊》2019.05
24.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研究--以巴彦淖尔市为例,《时代金融》2020.09
25.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调研分析——以巴彦淖尔市为例,《中国市场》2020.11
26.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述评,《高教学刊》2021.02.
26.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域下西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措施,《现代职业教育》2021.08
27.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科学大众》2021.06
28.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西部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现代职业教育》2024.03
29.“双循环”背景下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经济研究评述 ,《现代商业》2024.08
30.内蒙古区域资源型产业优质转型的研究述评,《中国市场》2024.11
31.资源型产业转型接续发展驱动因素研究,《中国市场》2025.01
(二)课题
1.主持: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会计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2. 主持:2014年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农户参与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
3. 主持: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效率测评与优化措施探索研究-以巴彦淖尔市为例。
4. 主持:2016年院级教学课题:基于目标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套学院为例。
5. 主持:2018年院级“教师教”和“学生学”专项重点项目:基于学生视角的应用型本科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以河套学院为例研究。
6. 主持: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转型背景下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模式研究。
7. 主持:2021年河套学院院级重点项目“双循环”背景下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关键堵点研究
8. 主持:2022年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就业实习基地项目:智能财税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
9. 主持:2022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西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10. 主持:2022年内蒙古西部县域经济研究中心项目:内蒙古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与接续发展的技术驱动因素研究
11. 主持:巴彦淖尔市社科联关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研究项目: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
(三)著作
2021年主编专著《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研究》,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三、主要获奖情况:
1.2000年论文《浅谈中职教学改革》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08年论文《会计教学中需要“诚信”教育》获2008年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有奖征文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获三等奖"
3.2012年7月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优秀党员
4.2013 年指导学生参加内蒙古教育厅 内蒙古科技厅主办第八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获“银奖”
5.2015年获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评选活动中获优秀教师奖
6.2015年获河套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7.2017年,主讲课程《财务管理》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
8.2018年论文《转型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以河套学院为例》获内蒙古教育厅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9.2019年主讲《中级财务管理》课程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
10.2020年获河套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
11.2021年指导第六届“科云杯”全国大学生本科组财会职业能力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一、个人简介:
王敏,女,汉,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言学、语言规划。主讲《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黄河几字弯文化概论》,其中《现代汉语》被评为本科示范课。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一)论文
1.内蒙古晋语的“紧”隐性否定用法,《汉字文化》,2024年
2.内蒙古晋语反预期选择结构“先不先X”分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
3.晋语否定前提结构“可得VP”,《现代语文》,2023年
4.“VP+的+人称代词”结构的篇章分析,《对外汉语研究》(CSSCI),2023年
5.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语言类课程建设路径研究,《汉字文化》,2022年
6.“X得Y”结构及其高量程度义获得途径,《现代语文》,2022年
7.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探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
8.民俗视野下的农村牧区丧葬改革,《文教资料》,2022年
9.称名关系结构“(被S)称(之)为N1的N2”,《汉语学习》,2020年
(二)课题
1.2021年主持内蒙古教育厅项目:内蒙古西部方言语用否定研究
2.2021年主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项目:族际互动视角下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言认同路径研究
3.2021年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蒙古黄河“几字弯”民俗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研究
4.2023年主持内蒙古民政政策理论研究项目:以民俗文化为导向的农村丧葬改革研究
5.2024年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研究
(三)著作
1.《汉语言文学中的传统文化因素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22年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24年
三、主要获奖情况:
2021年河套学院第四届课程思政比赛一等奖
2021年河套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基本能力培养的现代汉语课程“一二三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2022年河套学院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2022年河套学院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文科组二等奖
2022年河套学院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2022年“河套英才”荣誉称号
2023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02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基本信息:
张智,中共党员,汉族,1978年10月出生,法学硕士,现任汉语言文学系党总支副书记。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所授课程:
劳动教育

张瑞坤,男,文学博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与文化传播。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黄河几字弯文化传播创新研究基地副主任、首届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美育教学与实践指导委员会、内蒙古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联盟副秘书长。承担并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项、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院级科研项目4项。曾在《内蒙古社会科学》《贵州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电影新作》《电影文学》《电影评介》《青年记者》《新闻爱好者》《内蒙古日报》等期刊平台发表文章20余篇。主讲《新闻学概论》《影视编导》《非线性编辑》等课程。

赵红花,女,1980年10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论。汉语言文学系副主任,汉语言文学系教师党支部书记。陕西师范大学访问学者。主讲《语文教学论》《现代汉语》《大学语文》《民间文学》《创新创业》等课程。2006年至今在国内各类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2部,立项课题8项,各类奖项20余项。

基本信息:
张永刚,男,汉族,1965年生,198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现为河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语文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所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为河套大学首批校级精品课、校级优质课程。
科研课题:
1.参与国家级教改课题“语文教育专业整体优化教学改革”。
2.主持自治区级科研课题“西晋文学家潘岳研究”,
发表论著及获奖情况:
1.编著校本教材《中国文学简史与作品选》。
2.曾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
3.河套大学“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4.河套大学“教学能手”称号,
5.2006年获巴彦淖尔市市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开设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

基本信息:
祁保国,男,汉族,1965年12月生,1990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本科学历,文学学士,拥有双师资格。现为河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文秘教研室主任。
研究成果: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有:
1.《从日常用语看古代社会生活》发表于2002年《大学科教论坛》;
2.《釋“打”》发表于2006年11期的《语文学刊》;
3.《古今汉语比较研究刍议》发表于2007年8月光明日报出版社的《教育与创新》;
4.《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异同》发表于1993年3月的《内师大学报-基础教育》原《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5.《古汉语词汇教学三法》发表于1995年12月的《内师大学报-基础教育》增刊,原《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获奖情况:
已发表的前三篇论文《从日常用语看古代社会生活》《釋“打”》《古今汉语比较研究刍议》以及待发表的《文言文教学谈》都获得过河套大学学术年会二等奖、三等奖。
所授课程:
“古代汉语”“大学语文”“古典文献学”等

基本信息:
郎少俊,1967年生,山西代县人,1990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文学学士,副教授,河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文秘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文写作、 戏曲艺术欣赏
科研成果:
1. 参编《中国古代文学简史及作品选》教材,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正式出版物。
论文
1.《试析现代汉语语音错读的原因》(《中国教育创新研究》 2005年12月 第6期)
2.《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新论》(《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第4期)
3.《距离产生美-----〈背影〉教学感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6 期)
4.《朗读教学的审美追求和心里探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6期》
5.《论文学阅读中情感的依附与背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题材新现实主义小说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20世纪40年代知识分子小说纵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史论之一》(《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
8.《寒食冷烛火 清明寄伤情------唐诗中的清明节》(《河套文学》2010年第2期)
获奖情况:
荣获2007年新生军训先进教师荣誉称号
主讲课程: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财经应用文写作”“戏曲艺术欣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