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汉语系教师张瑞坤在《内蒙古日报》发表评论文章
作者:刘洋 更新日期:2022/03/07 来源:汉语言文学系 点击数:
2021年12月23日,《内蒙古日报》文艺评论版刊登了我院汉语言文学系教师张瑞坤的署名文章,题为“一支歌 一部剧 一本书 一首诗——重读《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纪事》 ”。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指出:“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诞生在你们的家乡。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乌兰牧骑很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永远不会过时。新时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积极支持和推广直接为基层老百姓服务的文艺活动。”
张瑞坤发表的文章主要围绕阿勒得尔图撰写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纪事》报告文学进行评骘。文章认为:乌兰牧骑是一首歌,用音符谱写着队员们动听的草原牧歌;乌兰牧骑是一部剧,用镜头记录着队员们为民服务的身影;乌兰牧骑是一本书,书写着队员们全国巡回演出的光荣岁月;乌兰牧骑是一首诗,叙写着队员们平凡中的不平凡。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活跃于农村牧区间。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在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关怀下的乌兰牧骑,以生动的笔触、饱满的激情谱写了几十年、几代人“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的生动事迹。
文章网址 http://szb.northnews.cn/nmgrb/html/2021-12/23/content_33553_169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