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系开展课程思政系列第四次示范课

作者:孟璐   更新日期:2021/11/14   来源:汉语言文学系   点击数: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落实我系课程思政系列活动的安排部署,11月12日下午,汉语言文学系在七号楼312教室开展课程思政系列第四次示范课。本次示范课共两节,分别由刘洋老师、吴晓晖老师担任主讲,汉语言文学系全体专任教师参与观摩。



刘洋老师的主讲课题为“遗民诗人:顾炎武”。刘老师首先对遗民诗人做出解释,接着讲述了当时士人的三种普遍心态,并由第一种心态,引出课程重点——遗民诗人顾炎武。刘老师由顾炎武的生平经历入手,进而结合具体诗作,着重展现了顾诗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



吴晓晖老师主讲的课题是“评论员素养与媒介伦理”。吴老师讲到,新闻评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并介绍了作为新闻评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吴老师还通过多个维度,结合经典案例,引出关于伦理抉择的基础理论和争议,并运用波特方格清楚详细地分析了伦理困境。



听课教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做出点评,并针对授课内容、教态等方面给出完善建议。系主任李敏霞教授指出:两位老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所讲内容扣合课程思政的主题,体现出一定水平的思政教学能力。两位老师都是我系的新任教师,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希望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云中大街  邮编:015000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478-841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