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自助 >> 心理知识 >> 正文

如何毁掉一个人的内驱力

2023年11月06日 18:19  点击:[]

Hi,欢迎来到我为人民读文献栏目~


当我想做一件事,但又迟迟动不了身时,耳边总会响起一句话:我什么时候才能多一点点「主动性」啊。


主动性也叫「内驱力」。它意味着,我们能够发自内心地主动去做一件事,而不被外界左右。


本期 「简单心理 WEEKLY」重点关注:如何毁掉和提升一个人的内驱力?来看看心理学研究怎么说。





01


物质奖励,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内驱力

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不能,那肯定是钱没给到位」。


金钱、玩具、旅游……作为一种可以立马见效的激励手段,我们肯定都不陌生。但一项经典心理学研究发现,物质奖励虽然短期有效,但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内驱力,磨损 ta 的心智。


在这项研究中,Anderson 等人召集了一群喜欢画画的孩子,将他们随机分为四组:金钱奖励组(画画之后奖励 20 美分)、荣誉奖章组(画画之后奖励一个「优秀画手」的奖章)、言语肯定组(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孩子「这张画真的很好」「你很擅长这个」)及对照组(自由地画画)。并在后续几周,暗中观察孩子们自发画画的概率。


心理学家们发现:


接受过金钱奖励的孩子,画画的动力明显下降。

言语肯定组的孩子,画画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包括全靠自觉的对照组)。


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合理化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指个体因做某事获得外在奖励的同时,执行该行为的内在动力却减少了。


过度合理化效应会悄悄磨损你的心志。譬如,学习的乐趣在无止境地排名升学中被淹没;兴趣活动在兴趣班的考级考证中磨灭。


他们认为:通过给予外在奖励鼓励某种行为的方式,激发的是行为的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而因享受活动的乐趣,自发地去做一件事,才是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即内驱力。


当做一件事的内驱力消失,即便外在动机怎样努力牵引着你向前走,人们也很难真正感受到快乐。


▷ 电影《梵高 Van Gogh 》




02


做某件事的动机越复杂,越不容易成功

考研的动机,可能是对科研感兴趣,可能是为了提升学历背景,获得更高薪水的工作,也可能只是为了逃避就业,或以上皆有。


然而,顶级期刊《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你做一件事的动机越多越复杂时,反而更不容易成功。


该研究对美国著名军事学院西点学校 1 万多名新生进行为期 10 年的纵向调查发现:那些具有单一个人目标的人,比有多个外在目标的人发展更好。


具体来说


拥有强烈内在动机(如希望为国家服务)的人,后期的职业发展更好。

而那些同时具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人——既希望报效国家,也希望通过参军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金钱报酬,后续的职业表现并不如人意。


当一个人拥有太多目标时,各种复杂的动机会互相竞争,内部动机被外部动机削弱甚至是挤出(crowding-out),会给学习和工作上的成就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 。


▷ 电视剧《失恋巧克力职人》




03


「好奇心」是内驱力的燃料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非常好奇」。


神经科学期刊《Neuron》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一旦人们展现出对某个问题的好奇心,那么他们不仅对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学得更快,即便是毫不相关的信息,参与者们也记忆深刻。

好奇心来源于对「空白信息」的求知欲。


你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某样东西时,可能会产生一种被剥夺的不适感。这种不舒服的感觉,驱动着你去填补空白的信息域,好奇心能够让你处于一种高速学习任何信息的状态。


但并不是越一无所知的人好奇心越强。激发好奇心需要「启动知识」。

一些针对婴儿的研究发现,小宝宝生来会对部分(但不是完全编码到记忆中的刺激表现出偏好。婴儿更喜欢新颖的刺激,但对反复出现的刺激的注意力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减少(Sakovitsjkk 等,1986)。这让人想起一个事实:我们总是对适度确定的事情感到好奇(Kang 等,2009)。


保持开放心态,多了解一些与问题相关的、有趣/有用,但不完整的信息领域,会让你忍不住去探索更多。


▷ 电视剧《小欢喜》



04


刻意练习,也会在无形中增强你的内驱力

说到这突然想起,有次我赖在家里企图不去健身的时候,运动搭子说了句很厉害的话:最无痛健身的方法,就是别把运动想成一项需要自律的任务,而是把它变成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


这……怎么做到啊?


一项发表在《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刻意练习也是会激发内驱力的。


研究者在一年时间里,跟踪调查了 163 名职业排球和篮球运动员。他们每周通过练习日志,记录自己做了什么运动、多长时间、以及强度有多大。练习任务由他们自己设定,但必须能够至少提升某类特定技能,每天进行力量、速度和传/发球等方面的练习。


他们发现:内驱力和意练习,就像是一对正循环的好兄弟。


具有强烈运动内驱力的人,更有可能进行刻意练习任务;通过反复习,运动员与这项活动的信心增强,从事该项运动的内部动机也会增强。


▷ 图源:unsplash





05


最后:每个人只能为自己制造内驱力



要想减肥,你得自觉去运动啊
要想成绩好,你得有自发学习的意识啊
要想交朋友,你就得主动去多参加点活动啊
你下次能不能主动把房间整理好……



是是是,我知道,你说得对。但你越这么说,我越不想去做。



瓦茨拉维克在《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一书里,提到过「主动性的悖论」:

如果我们不是要求他人去做某事,而是要求他人「主动」去做某事,那么他人永远也不可能符合我们的要求。

它告诉我们:主动是发源于个体内心的,每一个个体都只能「为自己制造主动性」,而不能「为别人制造主动性」。

比如父母会对孩子说,「你以后要主动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不要等我催你再去做」。 那在这之后,即使孩子每次都 将屋子收拾很好,却都变成了在「被动」的完成父母的要求,再也 不是因为自己「主动」 想要收拾屋子而去收拾,也就无法体验「主动」做好一件事 时会拥有的满足感和对 控感

如果你是那个正在「被别人制造主动性」的人,那么—— 你要相信,主动性不用培养,它就在你自己身上。

你只需要好好地理解自己的期望,别让负面情绪让你把接触世界的热情浇灭。以及,别被他人绑架。


好啦,这期 weekly 就到这里,希望你了解到一点新的心理学知识。我们下期再见!


「你有没有提升内驱力的小妙招?」


参考文献
————————
Anderson, R., Manoogian, S. T., & Reznick, J. S. (1976). The undermining and enhancing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5), 915.      
Wrzesniewski, A., Schwartz, B., Cong, X., Kane, M., Omar, A., & Kolditz, T. (2014). Multiple types of motives don't multiply the motivation of West Point cade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30), 10990-10995.      
Gruber, M. J., Gelman, B. D., & Ranganath, C. (2014). States of curiosity modulate hippocampus-dependent learning via the dopaminergic circuit. Neuron, 84(2), 486-496.      
Loewenstein, G. (1994).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1), 75.      
Kidd, C., & Hayden, B. Y. (2015). The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of curiosity. Neuron, 88(3), 449-460.      
Dubey, R., Griffiths, T. L., & Lombrozo, T. (2022). If it's important, then I’m curious: Increasing perceived usefulness stimulates curiosity. Cognition, 226, 105193.      
Vink, K., Raudsepp, L., & Kais, K. (201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individual deliberate practice are reciprocally related: Evidence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team sport athlete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6, 1-6.      
Hambrick, D. Z., Oswald, F. L., Altmann, E. M., Meinz, E. J., Gobet, F., & Campitelli, G. (2014). Deliberate practice: Is that all it takes to become an expert?. Intelligence, 45, 34-45.      
Kidd C, Hayden BY. The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of Curiosity. Neuron. 2015 Nov 4;88(3):449-60. doi: 10.1016/j.neuron.2015.09.010. PMID: 26539887; PMCID: PMC4635443.            

作者:啦啦啦、阿寺
策划:江湖边
封面:minimalsky.tumblr.com



上一条:焦虑症的自救指南 下一条:每个人都该了解抑郁症!预防抑郁症的5个办法,你知道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