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础知识、政治理论学习100题
(二)
51、发展党员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52、申请入党的人在入党时所要履行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答: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
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
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53、入党誓词是什么?
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54、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几年,延长预备期最长不超过几年?
答: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延长预备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55、预备党员同正式党员的权利有什么不同?
答:同正式党员相比,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6、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何时算起?
答: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57、党员的党龄从何时算起?
答: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58、党员为什么要交纳党费?
答:党员交纳党费,不仅在经济上资助党,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是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是党员对党应尽的义务,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的具体表现。
59、什么是“三会一课”?
答: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党课,简称“三会一课”。
60、什么是“三不”党员,对“三不”党员如何处理?
答: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党员,称为“三不”党员。“三不”党员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61、党章共有多少章多少条?
答:共有十一章五十三条。
62、党的建设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包括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
63、什么是党风?
答:党风是指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作风。它是党的性质和世界观的表现。
64、什么是党的纪律?
答: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65、党风和党纪的关系是什么?
答: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党的纪律严明,就能及时查处党内违法违纪案件,克服腐败现象,促进党风好转。反之则使党风不正,就会破坏党的纪律。
66、党的政治纪律要求是什么?
答:共产党员必须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67、党组织对待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的原则是什么?
答: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68、党的纪律处分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答:共有五种,即警告、严重警告、撤消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69、什么是不合格党员?
答: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称为不合格党员。
70、对不合格党员如何处置?
答: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他退党。如被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应当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把他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71、共产党员应树立什么形象?
答: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自律、高效务实、优质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党员形象。
7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什么?
答: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74、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怎样的制度开展工作?
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75、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哪些基本要求?
答: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76、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77、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78、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
答: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79、中国共产党党徽的图案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80、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2、邓小平理论阐述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正式形成的,这一理论包含哪两层意思?
答:在党的十三大正式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84、“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谁何时提出来的,其含义是什么?
答:是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方视察谈话中提出的。其含义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87、“一国两制”是谁何时提出的,其含义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会见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提出的。其含义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88、我国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9、怎样理解“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统一整体。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手段,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目的。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9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四、十七大知识(10题)
9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
答: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
9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9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执政党建设提出的32字目标是什么?
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
9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9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做到哪几点?
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9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科学发展观的明确阐述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8、十七大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所遵循的方针是什么?
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99、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最显著的成就、最突出的标志是什么?
答: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100、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五项新的更高要求是什么?
答: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