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自助 >> 心理知识 >> 正文

与压力和谐共处的“五大妙招”

2023年04月06日 17:26  点击:[]

作为大学生

你是不是面临很多压力?
作业多
钱不够花
人际关系紧张
情场迷茫......



面对这些压力

失眠、拖延、掉头发......

找上门来




不想继续吃压力的苦?
那就来看看如何
更好地与压力和谐相处吧!


压力真的可以转变为动力吗


当你和朋友抱怨最近压力太大,听得最多的安慰可能是“压力就是动力!”。对此你可能有很多的疑惑,压力真的可以转化为动力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压力是否能转化为动力,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压力的类型




一般来说,人的压力可以分为两种:急性压力和慢性压力急性压力是指面临突发状况时产生的压力;慢性压力通过字面就能理解,慢慢地折磨你。

当压力是急性压力时,它能让人在短时间内兴奋起来,调动一切能调动的能量,面对挑战。

慢性压力持续时间更长,给人的伤害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急性压力更容易转换为动力。



2.支持系统的资源


社会支持网络越丰富的人,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可能性越大。




更简单通俗一点地讲就是,如果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群人和你一起在战斗,那么你就更有可能化解压力,走出困境。


3. 个体经验和个性特征


1967年,心理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有名的心理学概念——习得性无助,后续研究发现,人类也存在这种心理。


现实中,如果一个人曾经遭遇失败,那么当面对相似的压力时,他可能就会放弃努力。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


而事实上,我们只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不难看出,个体的生活经验会显著影响我们应对压力的方式。 客观理性地看待过往生活经验,乐观、自信的人更能有效应对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听完了上面的三个因素,是否也回答了我们的疑问,为什么遭遇同样的压力事件,有的人乐呵呵,而有的人却惨兮兮?这与个体对压力源的评估有关,而影响评估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压力的类型、支持系统的资源以及个体经验和个性特征。

压力真的可以转化为动力吗?小中的回答是:当然可以!




与压力共存共舞的五大技巧


心理学上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你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压力,压力是不可避免,那怎么与压力和谐相处呢?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与 压力共存共舞的五大技巧。

1.三步提问,自我反思

我们都知道,压力与主观感受有关,因此遇到压力事件后,不要立刻往坏的方面去想,可以静下心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当我们对这三个问题有了答案之后,我们感受到的压力就会小多了,应对起来也能更从容。

2. 科学运动,分泌“快乐”

你听说过运动也会上瘾吗?那是因为运动能使大脑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与吗啡的作用比较相似,人们习惯了享受运动后舒服、放松的状态,如果一段时间不运动,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例如游泳、跑步、登山、骑车等,运动30分钟以上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哦。

3. 善待自我,勇敢表达

你是一个做事要求尽善尽美,有点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吗?请记住:“人能够完善自己,但不能完美自己”。你是一个面对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能勇敢说“不”的人吗?心理学家曾说过,“不”固然代表“拒绝”,但也代表“选择”,一个人通过不断的选择来形成自我,界定自己。因此,当你说“不”的时候,就等于说“是”。


4. 学会放松,促进运动

面对压力时,我们要学会掌握一些常见的放松技巧,例如瑜伽、正念、冥想等,这些活动对于调整身心状态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你总是不能长久坚持,那么找个朋友一起互相监督打个卡吧!


5.拒绝压抑,倾诉表达

人在面对压力时,有的人喜欢自我消化。但压抑过多,往往容易导致更具伤害性的爆发。心理学家证明:“倾诉能帮你保持健康心态,把负面感受说出来,有助于减轻悲伤和愤怒。”所以,有压力就对你信任的人说出来吧!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陷入烦恼时,需要的不是一个好参谋,而是一个好听众。”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创造者,而不只是承受者。应对压力的方式千万种,最适合自己的往往都是靠自我的经验总结和创造出来的。 相信你自己,期待你是一个被压力所扰,却不被压力所困,既与压力共存,又与压力共舞的强大的你!

转载:中国大学生在线

上一条:每个人都该了解抑郁症!预防抑郁症的5个办法,你知道吗? 下一条:5·25我爱我,做一个幸福的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