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研室活动记录表 1
学院(系)
艺术系
教研室
艺术设计
活动地点
艺术楼5楼509
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11日
参会人员
董茹、乌兰、李海英、乔扬、郁燕飞、石鑫、丁诗瑶、徐和平、马亦兰
会议记录员
郝淑宝
会议主题
围绕精品课程申报进行相关文件学习
教
研
活
动
内
容
主持人:经过大家一起讨论研究,我们小组决定乌老师《设计素描》和董老师的《色彩构成》一起申报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申报工作也在准备,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相关文件并安排具体工作。
一、会议纪要:
1 、学习国家教育部及学校关于精品课的有关文件。
2 、学习学院关于精品课评选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3 、根据文件有关精神,结合课程特点,从自身条件出发,仔细分析、探讨精品课程制作的有关事项,重点要突出以下几点:
• 精品课组成人员要精选、精组,既要保证制作质量,同时还要考虑梯队建设。
• 体现专业特点,在内容选取上要有侧重点,切忌面面俱到。
• 体现教学特色。要充分融入老师的教学改革及教学经验。
• 发挥专业优势。在制作电子教案、课件、网络教学等方面要能有些发挥本专业的各方面优势。
• 在精品课的制作过程中既要分工明确,同时还要发挥团队精神,齐心协力,最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二、工作安排:
• 乌兰、石鑫老师组成《设计素描》精品课程申报小组,乌老师负责工作。
• 董茹、李海英、郝淑宝老师组成《色彩构成》精品课程申报小组,董茹指导,李海英、郝淑宝负责工作。
申报工作基本在期末结束,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注:1、教研室按学期活动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时间为每周1~4小时。
2、本表填写一式两份,学院及教研室各存一份。
艺术设计教研室活动记录表 2
2011年10月18日
李海英、乔扬、郁燕飞、董茹、徐和平、马亦兰、丁诗瑶
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备课交流
主持人: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目前来说,我们要申报的品牌专业和未来专业升本最欠缺的就是师资,本专业的教师目前结构年青话,职称偏低,而未来的情况对师资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师资的培养相当重要。因此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其中重点就是:
1、35岁以下教师近三年要全部实现“双师”。
2、青年教师要就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3、根据未来专业和课程发展方向要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
备课交流:
乔扬、丁诗瑶发言:
在课程备课中我的经验是以下几点要把握好:
对本门课教材的了解与熟悉;对本门课内容的了解与熟悉;对本门课的实训内容的了解与熟悉。
李海英发言:
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课程设计方案、教案的编写、课堂用资料准备等内容。
徐和平发言:
还有就是教案的编写要时常更新内容。
郁燕飞发言:
做好上好每堂课的课前准备,做好教案、准备充分,向课堂要效率。
董茹发言:
每节课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的侧重,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程,让课程的知识分布更完整,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系统的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塑造。
艺术设计教研室活动记录表 3
2011年10月25日
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与体会
主持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像一支蜡烛,教师是帮助学生的良师益友,就像一根火柴,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学习的“光与热”,要及时的把握学生的思维,就要和他们进行密切的交流,下面各位教师谈一下自己和学生交流的情况和认识。
乔扬发言:
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我们要尽可能的知道学生们在想什么,要找到一个有效的,可行的教学方法是不容易的,针对学生的情况找到适合学生实事求是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与他们在课上课下多交流,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
与学生的交流要掌握方法。
与学生的交流要多进行。有时候效果不如人意,教师付出了很多,得到的评价却不高,但只要掌握好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郁燕飞、马亦兰、丁诗瑶发言:
学生现在的想法越来越多,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要把握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他们多沟通多交流,这样会增加他们对你的信任感,对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上一条:艺术系召开校企合作专业课程设置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