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艺术设计-课程标准- 《标志设计》教学大纲
《标志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加入时间:2011/11/16 21:25:53 来源:admin 访问量:211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构成与图形表达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标志的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整体的学习和研究,了解标志发展的历史和演变过程,掌握标志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表现手法,课程重在对标志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广泛的研究,重在激发学生创意,并结合创意利用图形这一载体精确的表达出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设计流程。以个人形式熟练完成标志设计内容。
《标志设计》课程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三学期。本课程以图形设计、字体设计为依托,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能运用的基础上,强化计算机设计能力,该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也相辅相成,对于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应用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平面设计的重要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适应社会要求,运用专业知识,从创意、草图、正稿,来完成标志设计的全过程。标志是企业形象整体设计的核心部分,在企业的整体运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标志的设计也是训练学生抽象性思维、概括性思维的最有效手段。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来进行课程开发,通过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并参照行业职业标准,以任务引领为课程框架,将课程按递进方式设计成项目,并以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使学生由浅入深,以点到面的全面掌握网页设计的职业技能。同时开发教材,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条件,课程评价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完成本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整体设计,建立了基于标志设计的教学大纲。
1、学生分组根据真实的公司案例,与公司负责人沟通,深入了解公司背景及公司对标志的设计要求,进行标志设计,提高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走上讲台:在教师的指导下,讲述自己平时的作业,与其他同学互评、交流,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演讲及作品讲述能力,也活跃和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3、“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以案例演示、讨论切入,既生动了授课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鉴赏能力。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方法,有机会教师将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标徽设计大赛,促进学生们的设计积极性。
教学手段:理论讲授、国内外优秀标志作品分析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联系实际企业的标志设计、作业辅导结合师生共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标志的概念、特点和构成,中国和外国标志发展史,标志设计制作流程等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通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标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用以前所学的基础设计知识来进行标志设计,培养学生标志设计创造性思维能力、造型能力、方案理解能力、色彩应用能力、信息传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解决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等现实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标志设计,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对生活美的思考能力。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总教学时数72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第七章
第一章导言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标志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有关标志名词的异同点。
[主要教学内容]
一、标志的概述
(一)标志的意义(理解并掌握)
1.标志是从原始符契、图腾发展而来。
2.标志图形有利于消除交流的障碍。
3.标志分为商业性标志和非商业性标志。
(二)标志的价值(理解并掌握)
现代标志被注入了企业理念与企业形象等视觉表现的内容。标志已显现出其高额的价值。
(三)有关标志的名词(了解)
1.标记、标识和标志
2.商标和标志
3.标志物
二、标志的功能(重点)
(一)区分商品的作用
(二)质量保证的作用
(三)认牌购货的作用
(四)广告宣传的作用
(五)美化产品的作用
(六)国际交流的作用
(七)安全引导的作用
(八)文化价值的作用
三、标志的特征(理解并掌握)
(一)识别性
(二)象征性
(三)审美性
1.易识别的简洁美
2.图形的造型美
3.意和形的综合美
意象美
形式美
作业练习:理论作业(对标志有关名词进行辨析)。
第二章 标志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标志的历史发展,加深学生对标志的理解。
一、我国标志的发展概况(了解)
(一)原始的符号
(二)铜器的铭文
(三)初步的繁荣
(四)旧商标法建立以后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
二、外国标志的过去和现在的趋势(了解)
(一)古代标志
(二)现代商标的兴起
(三)后来局上的美国标志
(四)后起之秀的日本商标
(五)外国标志的趋势
作业练习:分类型进行标志的收集。
第二章标志的类型
了解和掌握标志的类型,并指导作业实践。
一、政府和国际组织机构标志(理解并掌握)
1.政府标志设计要求具有地方性、象征性和持久性。
2.国际组织机构标志设计要求具有世界性、整体性和延续性。
二、公共信息标志(理解并掌握)
1.公共信息标志的定义。
2.公共标志按功能可分为:
公共系统标志
公共标识
此类标志设计要求:识别性、明确性和国际性。
三、品牌标志(重点)
(一)组织品牌标志
(二)商品品牌标志
(三)品牌标志和品牌的概念
作业练习:对不同类型的标志在要求的版式下进行整理。
第四章标志的设计原则
从标志的独特性、注目性、通俗性、通用性、信息性、文化性、艺术性、时代性八种方式进行理解,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理解。
[主要教学内容](理解并掌握)
一、独特性:标志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注目性:标志所应达到的视觉效果
三、通俗性:标志易于识别、记忆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四、通用性:标志应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
五、信息性:标志的信息传递有多种内容和形式
六、文化性:标志本身的固有属性
七、艺术性:标志设计给人是否有美的享受的关键
八、时代性:标志在企业形象树立中的核心
第五章 标志的设计形式
介绍标志的不同表现形式,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从形态上了解标志的设计形式,为标志的形式设计找到合理的出发点,最终创造出完美的标志形式。
一、具象表现形式(重点)
(一)人体造型的图形
(二)动物造型的图形
(三)植物造型的图形
(四)器物造型的图形
(五)自然造型的图形
二、抽象表现形式(重点)
(一)圆形标志图形
(二)四方形标志图形
(三)三角形标志图形
(四)多边形标志图形
(五)方向形标志图形
三、文字表现形式(重点)
(一)汉字标志图形
(二)拉丁字母标志图形
(三)数字标志图形
作业练习:对标志进行形态调整、发散。
第六章 标志的设计技法(20课时)
理解掌握标志的构成法则,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形式方面的专项训练。
一、反复(一)单纯反复(二)变化反复
二、对比
三、和谐
(一)点的和谐(二)线的和谐
(三)形的和谐(四)关系要素的和谐1.大小2.方向
四、渐变
(一)水平式(二)垂直式
(三)倾斜式(四)内外式
(五)周围式(六)螺旋式
五、突破
(一)上方突破(二)下方突破(三)左右方突破
六、对称
(一)反射旋转对称(二)反射移动对称
(三)反射扩大对称(四)旋转移动对称
(五)旋转扩大对称(六)移动扩大对称
七、均衡
(一)对称和非对称均衡
(二)力学和视觉均衡
(三)量和力的均衡
1.量的均衡2.力的惯性
八、反衬
九、重叠
(一)并置(二)镶嵌
(三)连接(四)错叠
(五)交叠(六)联合
(七)透叠(八)减缺
(九)差叠(十)复合
十、变异
(一)形状变异
1.变形2.增补3.减缺
(二)位置变异
1.位变2.剪离
(三)色彩变异
十一、幻视
(一)波纹
1.水波波纹—— 尖顶水波 圆顶水波
2.等线波纹3.覆盖波纹
4.渐变波纹——线段宽度和间隔的渐变、线段纵向的渐变
5.发射波纹6.交错波纹
7.穿插波纹8.圆弧形波纹——同心圆、旋涡、弧线
(二)点群
1.数量2.形状
3.大小4.疏密
5.虚实6.色彩
7.组合
(三)平面
1.双关性联系图形2.重叠的先后次序
3.线、面、体的转换4.黑白图形的反衬
(四)立体
1.反转实体的效应2.透视立体的位置
3.组合立体的排列4.球状立体的凹凸
5.不可实现的图形
十二、装饰
(一)标志图形的表现技法
1.线描法2.影绘法
3.写真法4.综合法
(二)标志图形的装饰技法
1.主饰——线条装饰、图形装饰、变形装饰
2.背饰3.综合装饰
作业练习:课堂绘制小稿并进行定稿,分类进行标志设计(以借鉴为主)。
第七章 标志的设计程序
践掌握标志的设计方法程序,并结合上述几章的设计形式与技法,为未来的独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调查研究(理解并掌握)
二、设计构思(重点)
三、标志命名(重点)
(一)标志名称的种类
1.企业名称2.音译词汇
3.人造词汇4.吉祥词汇
5.地名名称6.人名名称
7.动植物名称8.趣味词汇
(二)标志命名原则(掌握)
四、草图阶段(重点)
五、深化阶段(重点)
六、色彩应用(重点)
七、正稿制作(重点)
八、视觉调整(重点)
作业练习:命题设计(独立完成)。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在教学的组织与安排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查阅资料收集标志,观察分析;
(2)观察所收集标志:比较的目的,为标志设计打下基础;
(3)经典案例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感性认识;
(4)发散标志形态;
(5)独立创作。
课程的实践环节内容
第一章 导言(理解并掌握)
课堂练习:基本元素训练——点、圆、三角
1.点的联想(2课时。)
2.圆的连续、循环想像(2课时)。
课后作业:三角的连续、循环想像。
第二章 标志的起源与发展(掌握)
课后练习:标志收集。按照不同的行业类别进行收集,一人选一个收集主题,数量在20-30左右为佳。形式不限。
第三章标志的类型(理解并掌握)
课后练习:标志收集。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收集,一人选一个收集主题,数量在20-30左右为佳。形式不限。
第四章 标志的设计原则(重点)
课堂作业:对上次收集的标志进行分析(用色、形状、含义)并整理成文档,版式不限。
第五章标志的设计形式(重点)
作业练习:对标志进行形态调整、发散。(中国合肥芳草集团)
第一阶段(4课时):
1.以黑白形式,徒手绘画,不要限制标志设计的定位点,尽量开拓思路。
2.作业量:每个标志发散不少于30个图形。
第二阶段(3课时):
1.从之前设计的30个标志图形中再选出5个图形,根据这5个图形的方向再进行发散,尽量开拓思路。
2.作业量:每个标志发散不少于2个图形。
第三阶段(1课时):
选出一个标志进行彩稿绘制,定稿。
商业性标志的设计(“金福隆”餐饮集团标志设计。):
要求标志符合行业特点,符合企业名称,图形醒目,含义贴切。
第一阶段(3课时):
2.作业量:每个标志发散不少于20个图形。
第二阶段(课后完成):
1.从之前设计的20个标志图形中再选出3个图形,根据这3个图形的方向再进行发散,尽量开拓思路。
第三阶段(课后完成):
第六章标志的设计技法(重点)
作业练习1:非商业性标志的设计(三联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艺术团” 标志设计): 要求标志符合“大学生艺术团”的特点,体现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图形活泼含义积极,符合非商业性标志的特点。
1.以黑白形式,徒手绘画,不要限制标志设计的定位点,尽量开拓思路,运用本章学习的13种标志设计方法。
2.作业量:标志发散不少于25个图形。
1.从之前设计的25个标志图形中再选出5个图形,根据这5个图形的方向再进行发散,尽量开拓思路。
3.选出一个标志进行彩稿绘制,定稿。
作业练习2:商业性标志的设计(“贝儿”幼儿用品标志设计):宣传语:Natural&Comfortable? Nice&Clean?要求标志符合行业特点,符合企业名称,图形醒目,含义贴切。
1.以黑白形式,徒手绘画,不要限制标志设计的定位点,尽量开拓思路运用本章学习的13种标志设计方法。
第七章标志的设计程序(重点)
作业练习1:商业性标志的设计(7课时) :安徽省博物馆 “中国古代钱币展” 标志设计。要求标志符合展览标志的特点,体现历史特征,图形应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符合非商业性标志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的宣传。
商业性标志的设计(7课时) :“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标志设计。 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生物科技制药有限公司,实力雄厚,前景美好。要求标志符合行业特点,符合企业名称,图形醒目,含义贴切,尽量运用抽象的表现方法去进行图形设计,概括该企业的特征。
标准字设计(5课时):为安徽省博物馆 “中国古代钱币展” 标志和“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标志,设计一套标准字体。要求符合商标特征,大方、醒目。
课时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法
1
第一章 导言
4
讲授+实训
2
8
3
第三章 标志的类型
4
第四章 标志的设计原则
5
6
第六章 标志的设计技法
7
(方案创作)
32
合计学时
72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标志设计》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设计经验,较强的创意能力,启发学生深入设计与研究的能力。
2、教学主要在配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完成。能够进行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和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
3、教材使用最新的高职高专教材,以及辅助最新、实践性很强的参考资料和网络教学资源。
二、评价建议
考核形式:标志设计集一册,要求所设计基本内容成品展示。
考核方法:本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分,平时作业占40%左右,考试成绩占60%左右,综合成为该门课程期末总评成绩。平时作业按照课堂内容要求制作;考试形式为完成一套网站设计,整个作品都会作为考试成绩的参考。
考试评分标准:
1、标志设计作品色彩,版式、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2、标志设计创新能力
3、标志设计综合应用基本理论能力
4、标志设计综合应用基本技能能力
5、标志设计方案陈述与表达能力
6、标志学习方法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学分说明:学生期末考核成绩及格,取得该课程相应的学分。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1.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的教材,但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讲义。
2.编写与自己的讲义匹配的语言例文选析。
附录教材及主要参阅书目
【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标志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教学参考书:
1、《标志设计》,李彦彬 编,河北美术出版社
2《标志设计》,苏克 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3、《商标与企业形象设计》,周旭 肖肃 编湖南美术出版社
4、《宣传手册设计》,(美)罗克波特出版公司 编
5、《字体设计与创意》 ,柳林 汤晓颖孙霖 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上一条:《电脑绘画与设计》教学大纲 下一条:《展示设计》教学大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