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2月27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朱丽率队与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举行专项对接会,围绕盐碱地综合治理、耐盐作物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培训等议题展开深度合作洽谈,共谋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乌拉特后旗副旗长宝力德会见朱丽一行,乌拉特后旗耕保中心、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对接会。

乌拉特后旗地处河套灌区边缘,盐碱化耕地面积大,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生产。针对这一难题,双方计划在土壤改良剂应用、筛选耐盐碱作物品种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强化技术培训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分阶段推进中重度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田建设,探索“生态修复+高效利用”新模式。朱丽院长强调,盐碱地治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农学系要发挥学科优势,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让“盐碱之地”变为“丰收粮田”。

此次对接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随着盐碱地治理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纵深推进,河套学院与乌拉特后旗将共同书写“科技改土、产业富民”的新篇章,为筑牢北疆生态屏障、实现农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学院党委委员、科技处处长于新海,农学系主任王靖及相关科研人员参加对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