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站内搜索:
 
 学院首页  首页  部门介绍  教学文件  实验安全  质量监控  实践教学  师资培养  招生考试  评估信息  学籍学历  质量工程 
  评估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估信息 > 正文
 

院教字〔2020〕29号-关于印发《河套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7日 15:41   来源:郑颖莉   浏览次数:[]

 

院教字〔2020〕29号

关于印发《河套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的通知

各院系:

为了解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和广大教师、学生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观点、看法,面向学院全体教师、学生开展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问卷调查工作。现将《河套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及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学院转型发展工作。

教务处

2020617


附件1

河套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教师版)

为了解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面向学院全体教师开展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问卷调查工作。调查采取网络问卷形式,以不记名方式随机抽查专任教师507人,问卷有效率100%。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教师基本情况

(一)教师年龄与职称结构





参与调查的教师中,30岁以下的教师中91.5%为初级职称,30-40岁的教师中59.35%为中级,40-50岁的教师中55.79%为副高级,50-60岁之间的教师中56.47%为副高级,28.24%为高级职称。

 

 

1教师年龄与职称结构

(二)教师工作年限

从参与调查的教师工作年限来看,1-5年教龄的教师占比为34.12%6-10年教龄的教师占比为17.36%16-20年教龄的教师占比为13.81%11-15年教龄的教师占比为12.23%21-30年教龄的教师占比为11.44%31-35年教龄的教师占比为11.05%

 

2教师工作年限





(三)教师工作岗位

 

 

3教师工作岗位

调查可知,理论课兼实验课教师占比最大为43.39%,理论课教占比为42.8%,实验课教师占比为7.3%,实验技术人员占比为6.51%





(四)教师学位获取国家及最终学位

 

 

4教师学位获取国家及最终学位

从图4可知,学位获取地在中国的教师中,54.49%是硕士学位、27.55%是学士学位、2.65%是博士学位,15.31%的教师无学位。学位获取地在其他国家的,68.75%是硕士学位、31.25%是博士。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

(一)教师讲授理论课、实验、实训课情况

调查可知,84.81%的教师讲授过理论课,有15.19%的教师尚未讲授过理论课。69.63%的教师带过实验/实训课,30.37%的教师未带过实验/实训课。


5教师是否讲授过理论课

6教师是否带过实验/实训课

(二)理论知识在实验、实训课学习中的重要性

调查可知,57.91%的教师认为理论知识在实验、实训课学习中非常重要,41.11%的教师认为理论知识在实验、实训课学习中重要,0.59%的教师认为理论知识在实验、实训课学习中无所谓,0.4%教师认为理论知识在实验、实训课学习中不重要。可见,99.02%以上的教师认为理论知识需要在实验、实训课学习中检验,通过实践应用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融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7理论知识在实验 /实训课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的合理性

 

 

8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合理性

调查可知,73.91%的教师认为所授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比较合理,15.81%的教师认为所授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非常合理,9.09%的教师认为所授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不合理,1.19%的教师认为非常不合理。可见,大部分教师认为所授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合理,证明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较合理。

(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展情况





 

 

9教师是否开展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调查可知,67.98%的教师开展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32.02%的教师尚未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见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实验、实训课中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10实验、实训课学习中最需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调查可知,教师认为最需要在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79.45%)、创新思维能力(77.47%)、操作能力(71.74%),其次是综合人文素质和科研能力,可见实验实训课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操作能力进行培养。





(六)教师对开展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态度

 

 

11教师对开展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态度

调查显示,60.87%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虚拟仿真实验,31.23%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虚拟仿真实验,6.72%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开展,1.19%的教师认为非常没必要开展。可见,大多数教师支持开展虚拟仿真实验,认为虚拟仿真实验和传统实验课是相辅相成的,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弥补传统实验的缺点,更直观接近实际工作环境,是对传统实验课的有效补充。





(七)实验、实训课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效果

 

 

12实验/实训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3实验 /实训课中授课模式效果

 

 

调查可知,实验、实训课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依次有案例教学法(74.51%)、问题导向法(66.01%)、团队教学法(35.18%)、传统灌输式教学法(32.41%)、虚拟仿真教学法(25.69%)、慕课/微课(21.34%)、BOPPS教学法(16.21%)。教师反馈实验、实训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依次是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法、团队教学法、虚拟仿真教学法等。

(八)实验、实训课程成绩考核情况

14实验/实训课程成绩判定情况

调查显示,实验、实训课程成绩考核中,85.38%的教师支持以技能考核形式为主,12.45%的教师支持过程性考核+技能考核形式为主。

(九)教师所在系部对实验、实训课教学效果的基本评价





15系部对实验 /实训课教学效果的基本评价

 

 

调查可知,各系部对实验、实训课的教学效果评价大多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个别系部对实验、实训课的教学效果评价存在不满意情况。

(十)学生在实验、实训课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调查可知,73.32%的教师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65.61%的教师认为学生创新能力不够,39.72%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36.76%的教师认为学生试验动手能力差。可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认为学生在实验、实训课中需自我探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16学生在实验/实训课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衔接的现状

调查可知,61.66%的教师认为部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衔接,部分课程没衔接,33.79%的教师认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衔接很好,3.95%的教师认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基本相互分离。可见,存在部





分理论与实践课存在衔接不到位或无衔接问题。

 

 

17理论课程与相应实践课程的衔接情况

(十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关键





调查可知,教师认为理论与教学融合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改革(71.74%)、教学方法改革(65.61%)、创新课程设置(56.32%)、教学内容改革(46.05%)等。可见,大部分教师均意识到教学改革对于理论课与实验/实训教学融合的重要。

 

 

18理论课与实验/实训教学融合的关键

(十三)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的好处

通过调查可知,教师普遍认为理论课与实验、实训教学融合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19理论课与实验、实训教学融合的好处

 

 

(十四)教师教学改革项目主持情况

调查可知,56.32%的教师没有主持过教学改革项目,24.7%的教师主持过院级教学改革项目,13.83%教师主持过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2.57%的教师主持过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2.57%的教师主持过市厅级教学改革项目。可见,目前为止,部分教师虽已意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但身体力行的改革意识并不是很强或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改革上来,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意识会逐渐增强。

20教学改革项目主持情况

(十五)教师教学改革成果奖获得情况

21教改革成果奖获得情况

调查可知,79.45%的教师没有获得过教学改革成果奖,13.04%的教师获得过校级教学改革成果奖,7.11%的教师获得过省部级教学改革成果奖,2.17%的教师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改革成果奖,1.98%的教师获得过市厅级教学改革成果奖。可见,目前大部分教师教学改革成果较少。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改革意识不强,投入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研究不够。

(二)教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不足,大部分理论课教师对专业实验实训不熟悉,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开出的实验太简单,与地方产业发展和生产实际联系不紧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三)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专业学科之间缺少交流合作。

(四)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体系欠缺优化,部分实验课目的、内容、设计片段化,缺乏整体性,实验目的地欠缺明确,实验内容不够充分,理论课和实验课安排衔接不紧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的比例较低。

(五)实验条件有限,系部对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等支持力度不够,教师反映开展实验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报账程序复杂。

(六)学生基础薄弱,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教师对理论与实践转换的指导不够。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建议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的研究,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二)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合作建设课程,不同院系、教师之间开展交流、研讨和实践,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改革实践。

(三)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产业一线学习,加快双师双能教师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计,合理设置课程内容,边讲授理论,边进行实验实训,与行业企业实际结合,与岗位操作程序对接,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五)加大实验实训支持力度,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室,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强化虚拟仿真实验与传统实验课的结合。

(六)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考虑学院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七)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优质实验实训教学基地,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

(八)落实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培养或引进优秀的对口专业实验教师,开放实验室,鼓励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展览、演出等。

 

 

 

附件2

河套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学生版)

为了解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了解广大学生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认识和看法,面向学院各年级学生开展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问卷调查工作。调查采取网络问卷形式,以不记名方式随机抽查7864名同学,问卷有效率98%。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一)学生所在年级

1学生所在年级

1可知,调查对象中,大二、大三学生分别占31.8%31.69%,大一学生占23.28%,大四学生占13.22%

(二)教学计划合理性

2教学计划安排合理性

2可知,44.44%40.59%的学生认为教学计划合理或基本合理,12.44%2.53%的学生认为教学计划一般或不合理。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学计划安排合理。

(三)周学时数合理性

3每周周学时数安排合理性

 

调查可知,52.14%的学生认为周学时数安排合理,42.61%的学生认为周学时数安排基本合理,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周学时数安排合理。

(四)专业课开设的合理性

4专业课前后顺序的合理性

4可知,大部分学生均认为专业课程开设顺序比较合理或很合理,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开设顺序不合理。

(五)理论课课时合理性

5理论课课时合理性

调查可知,52.24%的学生认为理论课课时安排合理,43.91%的学生认为理论课课时安排基本合理,2.26%的学生认为理论课课时安排不合理,应减少理论课课时,1.59%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的理论课时安排不合理,应增加理论课课时。

(六)专业实验、实训课安排合理性

6专业实验、实训课合理性

6可知,49.86%的大一学生、42.18%的大二学生、44.54%大三学生、42.02%的大四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安排很合理,大一学生中45.99%、大二学生中52.98%、大三学生中50.6%、大四学生中49.71%认为所学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安排比较合理,少数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安排不合理或很不合理。

(七)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学时数合理性

7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学时数合理性

7可知,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合适,少数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太多或太少。其中,认为所学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太少的比例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增加,大四学生中17.96%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太少。由此可见,大四学生由于处于毕业实习阶段,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更高。

(八)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情况

8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情况

8可知,各年级中较多学生认为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很好,还有部分学生认为部分课程有衔接,部分课程没衔接,少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理论课与实践课基本相互分离或完全没有衔接。

(九)授课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9授课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调查可知,84.04%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常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73.02%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71.15%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BL),51.41%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BL),22.67%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采用以奖励为基础的教学方法(RBL),20.08%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采用以虚拟仿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VSL)。

(十)学生更有兴趣的教学方法

10学生对哪种教学方法更有兴趣

调查可知,36.41%的学生对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更有兴趣,20.14%的学生对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更有兴趣,14.65%的学生对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BL)更有兴趣,13.43%的学生对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BL)更有兴趣,9.05%的的学生对以奖励为基础的教学方法(RBL)更有兴趣,26.32%的学生认为以虚拟仿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VSL)更有兴趣。

(十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哪方面的培养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哪方面的培养

调查可知,79.37%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传授,78.85%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能力培养,60.22%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素质教育,11.37%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其他方面。

(十二)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12可知,各年级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或比较好,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一般或比较差。

 

12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十三)实验、实训课作用

13实验、实训课的作用

调查可知,学生认为所学实验、实训课对提高动手操作能力(84.03%),促进理论知识学习(75.71%),提高学习积极性(66.95%),促进主动思考(63.21%),提高师生互动(54.32%)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十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关键

调查可知,学生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设计(76.27%)、教学模式改革(70.28%)教学方法改革(66.72%)、教学内容改革(50.25%)、任课教师的能力(46.58%)等。

 

14学生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关键

 

(十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应达到的目标

调查可知,学生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应达到的目标是强化理论基础知识(84.72%)、提高实验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83.76%)、培养团队协作精神(66.86%)、激发学习兴趣(65.13%)等。

1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应达到的目标

(十六)学生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认识

16学生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认识

调查可知,68.4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是参与者,14.3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是被动接受者,12.4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是被动学习者,4.77%的学生认为自己是教师的助手。

(十七)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

 

17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

调查可知,46.36%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为1:625.19%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应不受限制,19.11%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为1:125.3%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为1:184.03%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为1:24

(十八)是否上过微课、翻转课堂课程、虚拟仿真课程

18学生是否上过微课、翻转课堂课程

 

 

19学生是否上过虚拟仿真课程

调查可知,64.76%的学生上过微课、翻转课堂课程,35.24%的学生没上过微课、翻转课堂课程,40.54%的学生上过虚拟仿真课程,59.46%的学生没上过虚拟仿真课程。可见,较多学生没有接触过微课、翻转课堂和虚拟仿真教学模式。

(十九)适合实验、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

调查可知,各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均认为实验、实训课程考核应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形式比较合适,其次是采用单纯理论考试、单纯技能考试形式比较合适。

20适合实验、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

(二十)实验、实训课应重点考察

调查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实训课重点考察逻辑思维能力、技能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等。

21实验、实训课应重点考察的能力

(二十一)当前选修课数量和种类是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22选修课数量是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23选修课种类是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2223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选修课数量充足或基本充足,能满足需求,90%以上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种类多样,能满足需求。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认为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意识不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欠缺优化,教学方法改革力度不够,翻转课堂、微课、虚拟仿真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应用较少。

(二)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体系欠缺优化,部分实验课目的、内容、设计片段化,缺乏整体性,课堂组织松散,实验目的地欠缺明确,实验内容不够充分,理论课和实验课安排衔接不紧密。

(三)部分课程实践课时比例不合理,偏低或偏高,不能满足课程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部分理论课教师对实践教学不熟悉,缺乏实践能力。

三、建议

(一)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意识,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实验、实训课对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促进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主动思考、提高师生互动的作用,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专业建设,促进课程建设,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边讲边练,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利于知识巩固,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加快教学模式改革,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使用学生喜欢的翻转课堂、微课、虚拟仿真教学等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法混合使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根据专业发展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合理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多留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附件2

河套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学生版)

为了解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了解广大学生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认识和看法,面向学院各年级学生开展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现状问卷调查工作。调查采取网络问卷形式,以不记名方式随机抽查7864名同学,问卷有效率98%。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一)学生所在年级

1学生所在年级

1可知,调查对象中,大二、大三学生分别占31.8%31.69%,大一学生占23.28%,大四学生占13.22%

(二)教学计划合理性

2教学计划安排合理性

2可知,44.44%40.59%的学生认为教学计划合理或基本合理,12.44%2.53%的学生认为教学计划一般或不合理。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学计划安排合理。

(三)周学时数合理性

3每周周学时数安排合理性

 

调查可知,52.14%的学生认为周学时数安排合理,42.61%的学生认为周学时数安排基本合理,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周学时数安排合理。

(四)专业课开设的合理性

4专业课前后顺序的合理性

4可知,大部分学生均认为专业课程开设顺序比较合理或很合理,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开设顺序不合理。

(五)理论课课时合理性

5理论课课时合理性

调查可知,52.24%的学生认为理论课课时安排合理,43.91%的学生认为理论课课时安排基本合理,2.26%的学生认为理论课课时安排不合理,应减少理论课课时,1.59%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的理论课时安排不合理,应增加理论课课时。

(六)专业实验、实训课安排合理性

6专业实验、实训课合理性

6可知,49.86%的大一学生、42.18%的大二学生、44.54%大三学生、42.02%的大四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安排很合理,大一学生中45.99%、大二学生中52.98%、大三学生中50.6%、大四学生中49.71%认为所学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安排比较合理,少数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安排不合理或很不合理。

(七)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学时数合理性

7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学时数合理性

7可知,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合适,少数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太多或太少。其中,认为所学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太少的比例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增加,大四学生中17.96%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太少。由此可见,大四学生由于处于毕业实习阶段,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更高。

(八)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情况

8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情况

8可知,各年级中较多学生认为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很好,还有部分学生认为部分课程有衔接,部分课程没衔接,少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理论课与实践课基本相互分离或完全没有衔接。

(九)授课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9授课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调查可知,84.04%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常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73.02%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71.15%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BL),51.41%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BL),22.67%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采用以奖励为基础的教学方法(RBL),20.08%的学生表示授课教师采用以虚拟仿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VSL)。

(十)学生更有兴趣的教学方法

10学生对哪种教学方法更有兴趣

调查可知,36.41%的学生对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更有兴趣,20.14%的学生对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更有兴趣,14.65%的学生对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BL)更有兴趣,13.43%的学生对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BL)更有兴趣,9.05%的的学生对以奖励为基础的教学方法(RBL)更有兴趣,26.32%的学生认为以虚拟仿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VSL)更有兴趣。

(十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哪方面的培养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哪方面的培养

调查可知,79.37%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传授,78.85%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能力培养,60.22%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素质教育,11.37%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其他方面。

(十二)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12可知,各年级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或比较好,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一般或比较差。

12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十三)实验、实训课作用

13实验、实训课的作用

调查可知,学生认为所学实验、实训课对提高动手操作能力(84.03%),促进理论知识学习(75.71%),提高学习积极性(66.95%),促进主动思考(63.21%),提高师生互动(54.32%)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十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关键

调查可知,学生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设计(76.27%)、教学模式改革(70.28%)教学方法改革(66.72%)、教学内容改革(50.25%)、任课教师的能力(46.58%)等。

 

14学生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关键

(十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应达到的目标

调查可知,学生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应达到的目标是强化理论基础知识(84.72%)、提高实验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83.76%)、培养团队协作精神(66.86%)、激发学习兴趣(65.13%)等。

 

1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应达到的目标

(十六)学生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认识

16学生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认识

调查可知,68.4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是参与者,14.3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是被动接受者,12.4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是被动学习者,4.77%的学生认为自己是教师的助手。

(十七)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

 

17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

调查可知,46.36%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为1:625.19%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应不受限制,19.11%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为1:125.3%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为1:184.03%的学生认为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理想比例为1:24

(十八)是否上过微课、翻转课堂课程、虚拟仿真课程

18学生是否上过微课、翻转课堂课程

 

 

19学生是否上过虚拟仿真课程

调查可知,64.76%的学生上过微课、翻转课堂课程,35.24%的学生没上过微课、翻转课堂课程,40.54%的学生上过虚拟仿真课程,59.46%的学生没上过虚拟仿真课程。可见,较多学生没有接触过微课、翻转课堂和虚拟仿真教学模式。

(十九)适合实验、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

调查可知,各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均认为实验、实训课程考核应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形式比较合适,其次是采用单纯理论考试、单纯技能考试形式比较合适。

20适合实验、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

(二十)实验、实训课应重点考察

21实验、实训课应重点考察的能力

调查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实训课重点考察逻辑思维能力、技能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等。

(二十一)当前选修课数量和种类是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22选修课数量是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23选修课种类是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2122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选修课数量充足或基本充足,能满足需求,90%以上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种类多样,能满足需求。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认为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意识不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欠缺优化,教学方法改革力度不够,翻转课堂、微课、虚拟仿真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应用较少。

(二)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体系欠缺优化,部分实验课目的、内容、设计片段化,缺乏整体性,课堂组织松散,实验目的地欠缺明确,实验内容不够充分,理论课和实验课安排衔接不紧密。

(三)部分课程实践课时比例不合理,偏低或偏高,不能满足课程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部分理论课教师对实践教学不熟悉,缺乏实践能力。

三、建议

(一)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意识,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实验、实训课对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促进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主动思考、提高师生互动的作用,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专业建设,促进课程建设,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边讲边练,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利于知识巩固,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加快教学模式改革,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使用学生喜欢的翻转课堂、微课、虚拟仿真教学等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法混合使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根据专业发展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合理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多留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河套学院教务处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云中大街河套学院 | 邮政编码:015000 | 电话:0478-841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