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年轻领导干部更应兢慎

2009年12月11日 00:00      点击:[]

杨 越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唐·杜荀鹤《泾溪》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领导干部年轻化,一批又一批年轻或相对年轻的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这是我们党的事业充满活力、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显著标志。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一些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相继被揭露和查处。由于年轻领导干部在整个干部队伍中所占的比例逐步上升,违纪违法的年轻领导干部在被查处的腐败分子中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虽然领导干部年轻化与腐败问题没有必然联系,但像陈良宇、李真、邱晓华那样的年轻领导干部的腐败堕落,给我们所有的年轻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年轻领导干部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前程远大,如日中天,一般都处在人生和事业比较顺利的阶段。他们思想奔放、工作大胆、敢说敢干的作风,都是值得肯定和褒扬的。但是,辩证法告诉我们,盛极而衰,泰极否来,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现实事例也一再表明,事业发展愈是顺利,愈须兢慎。年轻领导干部应从被查处的"贪官"身上汲取深刻教训,在仕途亨通、春风得意、感觉良好的同时,必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对待职务和权力,防止在人生之途上发生"出轨"、"翻车"现象,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惟其年轻,就要修身明理。一个年轻的干部在被提拔或提升担任更高职位的领导干部之前,组织对其德、能、勤、绩、廉都进行了认真考察,是具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但当上领导了或者职位升迁了,不等于这个人的思想状态、学识水平、工作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地进一步得以提高。年轻人被提拔重用或者"加官进爵"了,当然是好事。但是,在欣喜之余必须清楚,提高和充实自己、加强学习和修养,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停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这种意义上说,职务和权利是虚的,最终会成为过眼烟云,而知识和德行才是实的,是受用终身的东西。如果放松理论学习,疏于道德修养,就难以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立场的坚定,很容易在享受荣誉、备受尊宠和志得意满中走向糊涂,铸成大错。

惟其年轻,就要持重交往。思想活跃、善于交际是年轻领导干部的一大优点。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利用他们的权力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往往抓住这一特点,主动地和他们套近乎、"交朋友"。一些比较能干、政绩突出的年轻领导干部前途看好,目前在较低级的领导岗位上,日后可能擢升到更高的领导岗位上。在不法分子看来,这样的干部有潜力,将来"利用价值"高,也就舍得物质和感情等方面的投资,对他们"放长线、钓大鱼"。年轻领导干部与这些人交往,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糖衣炮弹进攻的重点目标。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被查处后才醒悟,原来有些所谓的"老朋友"早就在给自己下套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但是,"君子淡以亲"而"小人甘以绝"。交君子、防小人,近群众、远大款,应该成为年轻领导干部的生活智慧和政治鉴别力。因为,交往不慎,是有风险的。

惟其年轻,就要明辨是非。年轻领导干部一般进步和提拔都比较快,他们没有经过长期组织生活的锻炼和艰苦环境的考验,抵御腐败的内力相对不足。当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严重影响着年轻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耳濡目染比较多,认为那些侵吞或贪污上万、上百万的人才是腐败分子,自己偶然占点儿、贪点儿算不了什么,在思想上丧失警惕,一步步滑向腐化堕落。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广大党员、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腐败问题上没有天然免疫力。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落后思想同样会侵蚀一些党员、干部,如果思想防线不牢、意志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言犹在耳,年轻领导干部如果对拒腐防变的警钟充耳不闻,对廉与腐的原则问题置之不理,总有一天会出事。

惟其年轻,就要接受监督。年轻领导干部在得到提拔重用以前,一般都是在本职岗位上勤奋敬业、成绩卓著的人。在得到提拔重用以后,由于组织上信得过,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有一种优越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不再习惯于接受监督。这样一来,年轻领导干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新问题,就难以及时被发现和纠正,致使他们由小错发展到大错,最终违法违纪。胡锦涛总书记郑重指出:"一些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脱离了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有些干部认为组织监督是跟自己过不去,总是排斥监督,等到出事之后又追悔莫及。"不受监督的权利必然产生腐败,已成为一条社会定律。年轻领导干部必须牢牢记住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虚心地、真心诚意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这样,方可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自己不被权力本身所腐蚀。

总之,年轻领导干部多一些兢慎,只有好处,而绝无坏处。毕竟,唯有兢慎,才不至于沉沦!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16日

上一条:周恩来六大惊人之无:死不留灰 生而无后 官而不显…… 下一条:建国后毛泽东防权变的四大战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