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寂寞?《吕氏春秋》道:“寂寞言空虚也”。所以,有人说,寂寞是人的一种感受;有人说,寂寞是一种灵魂上的苦闷孤独之感;有人说,孤独时一个小水池里只有一条鱼,寂寞是水池里什么也没有;有人说,寂寞是凄清、孤独,甚至恐惧等各种感觉都涌上心头,会觉得生活没趣味,生命没意义;有人说,寂寞嘶咬人的心灵,好似蚕在啃桑叶,原先一张好好的桑叶,随着蚕不停地啃下去,渐渐变小,直至不复存在;有人说,寂寞会使人的心灵变得空虚起来;有人说,寂寞是一节无人相伴的旅程,是一方没有星光的夜空,是一段没有歌声的时光,它使空虚里孤苦,使浅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觉得深沉……
对于寂寞要一分为二地看它。在这里,既有它的消极之处,也有它的积极之处;既有它的不足之处,也有它的长处;既有它的缺点,也有它的优点;既有它的失败,也有它的成功。所以,有人说,寂寞是漫撒人生的清辉,是滴进情感的夜露,真正体验寂寞的人,才会更加珍视生命的温馨;有人说,人,身处寂寞的境界,不等于陷入寂寞,只要不断变换角色,就会把不同的命运演示;有人说,寂寞并非是一桩坏事,如果把寂寞当作人生一种境界来追求,这是值得赞赏的;有人说,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心境、一种智慧、一种精神内涵,蓄积着惊人的力量;有人说,寂寞是柔软的,像水、像微风,你感觉不到它,在大千世界里它是那样微不足道,然而,寂寞本身是敏感的,它像个不知疲倦的行者,辛劳地寻找着自己的寄居地,它像一汪清泉似的不经意地浸润着你的身体,当你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你这才意识到,寂寞已经无可挽回地侵占了你的精神境界。
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寂寞的人生,只能是肤浅的、没有价值的人生、平庸的人生;贤达说:“古人圣贤皆寂寞”。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诗仙李白远离喧嚣,寄情山水,诗酒为伴,将心儿放飞,正是这种旷达与灵性,成就与升华了其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处江湖之远的潍县县令郑板桥,不善追名逐利却关注民生,爱护百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难得湖涂”却清廉如水;钱钟书先生远离虚名,一门心思著书立说,人淡如菊,心静若水,如此为人为文,自然为学界所称道;老作家孙犁,曾经烽火戎马,从不居功自傲,宁静自处,春兰气韵,秋水文章,领自然清丽的荷花淀派风骚……。由此可见,在这漫长而又孤零的人生道路上,只有勇敢地承担和战胜与生俱来的寂寞,用自己的力量发出光和热,使光和热成为漆黑夜空中一二星点,在漫漫无际的永恒中发出光辉,就有人生价值。这正如西方哲人所说:“世界上最强的人,也就是最孤独的人”,又说:“只有最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一切面对寂寞的人,才有力量使他的天赋才华不致被寂寞孤独所吞噬,反而会生热发光。能在寂寞孤独中完成使命的人,即是伟人。寂寞是呼唤理性的天籁,当你面对寂寞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混浊的心智可以得到启迪、生命会取得真谛、耕耘才会有收获、肩负的使命才不会在纷繁杂乱中迷失,这就是寂寞的真正含义。因此,领导干部要用寂寞来战胜从政中的喧嚣、诱惑、浮躁等,人生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耐得住寂寞,才能在种种诱惑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如果不善交际是一种遗憾,那么耐不住寂寞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大部分的时间都充溢着寂寞,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用孤独来理解寂寞,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都是要用寂寞去偿还的。你抵挡寂寞,不如去享受寂寞,享受心灵空旷的刹那,享受漫无边际的漂流,享受寂寞如黑夜般弥漫的感觉,就会认识到寂寞是一剂清醒剂,教你更好地面对喧嚣尘世,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小小的点缀,这是很有意义的对人生的抉择。
当今社会,各种诱惑,斑驳陆离,充斥生活,稍不留神,便会被世俗缠身,被喧哗左右,被欢乐包围,最终会一腔热血付之东流!两手空空独望夕阳。近些年来,随着西方一些生活观念和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加之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权力,身边的“蝶恋花”便多起来,围绕利益、官位,各种诱惑花样翻新,其伎俩五花八门,可谓大千世界,五光十色,诱惑多多,好像决堤的洪水浸淫着你,金钱、别墅、汽车、女人等人们所追求的种种物欲都来包围你、引诱你,如果领导干部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耐不住寂寞,对那种“天天莺歌,夜夜燕舞”的生活心存向往,就必然抵不住诱惑,从而仿效,进而追求,最终必将掉进享乐主义的泥潭,逐渐蜕变为腐败分子。
应看到,如若你不喜欢寂寞、讨厌寂寞、害怕寂寞,就会给你带来不安、沉闷和压抑。一些达官贵人怕丢位丢权失势而寂寞;商人怕商海失利而寂寞;明珠艳丽者怕人老珠黄灯火阑珊而寂寞;学者作家怕江郎才尽笔涩墨干而寂寞。归根结底这些人都是因为有所希冀、贪求满足才害怕寂寞的,如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那就不会害怕寂寞,反而需要寂寞,了解寂寞,进而学会享受寂寞,超越寂寞。对领导干部而言,面对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和各种诱惑,只有寂寞在心,才会有“学而不厌”的毅力,力戒浮躁,静心修养;用“读而思乐”的精神,认真品味,汲取营养;用“研以致用”的态度,以学修德,经世致用。从而达到,心不动于虚名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晕,手不染于厚利之惑,让自身“求真”的力量强大,“求善”的种子发芽,“求美”的信仰升华。
有时寂寞如同蚕蛹,它会将人团团围住,紧紧裹住,使人被困在蛹中感到呼吸困难,心痒难耐。只有不甘于这种寂寞,拼尽全力冲破这道隔膜,抵止困惑,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新境界、新生活、新世界。人人都有寂寞的时候,但并非人人都能战胜寂寞,超越寂寞。只有那些具有崇高理想和信念、心胸豁达的人才不怕寂寞,才懂得品味寂寞、战胜寂寞。品味寂寞就是品味生活的奇妙,感受生命的鲜活、纯粹和高昂,思索壮丽的人生,清醒地拥抱生活;对于寂寞,你拥有它,才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寂寞为着寂寞生,寂寞由着寂寞乐,寂寞铸造真人生,寂寞才乃境界真。
大千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在诱惑和欲望面前,领导干部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应成为欲望的主人。做奴隶还是当主人,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耐得住寂寞。否则,早晚会被诱惑所俘虏,丧失自我。如果领导干部耐得住寂寞,不为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动,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具有共产党人应有的“定力”,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名利,任劳任怨,“宠辱皆忘”,无私奉献,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为人民所拥护。
耐得住寂寞,才能在名利面前保持一颗冷静心。寂寞如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江大河,在迂回曲折中孕育着人生真正的快乐。在这里,要破除名利思想,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品格,才会从战略的高度看待人生的得失,从而感受“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真正含义。寂寞如火,烧得人干渴,但却能照亮世界;寂寞如风,吹得人陶醉,但却能扫清一切烟瘴灰尘;寂寞如雨,下得令人凄寂,但却能滋润心田。
有些党政官员随着职位的升迁,地位的提高,对名利越来越不满足,对官位、票子、房子、车子、女子等糖衣炮弹的攻击经不住考验,于是转变航向,最终身陷囹圄。能否耐得住寂寞,是对领导干部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水准的一个最有力的检测,也是领导干部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必须作出选择的一个课题。领导干部应重视道德尊严和人格形象,坚定健康理智和做官理念,以积极向上的道德追求,珍惜人格魅力和社会声誉。古往今来,那些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道路,落得身败名裂下场的人,都是在名利上贪得无厌而造成的。这些人心存侥幸心理,总觉得偶然做一次非分之想之事不会出事;以前做了都没出事,这次肯定也不会出事,等等。其实,持抱侥幸心理的人,一旦付诸侥幸获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之后,就会像吸毒一样很难自拔,甚至更加心理失衡,其欲望也将随之不断膨胀,由此产生从量到质的变化。
当今社会有几人能把功名利禄放下?只有寂寞才能把它淡然于名利之外,淡然于得失之外,淡然于荣辱之外,淡然于情感之外。因为寂寞会使你深深懂得:放下一切,才得于解放自己,解脱自己,超越自己,淡定自己。耐得住寂寞,是一种胸怀,海纳百川;是一种境界,无私大公。古人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了这种豁达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襟、视野、大气,就会把名利作粪土,看事业重如山,人,一旦耐不住寂寞,就会信奉“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汲汲于名利,戚戚于富贵,甚至利欲熏心、以权谋私。作为领导干部,绝不能把获取个人利益看成人生唯一追求,更不能把个人利益看得比党和人民利益还重,否则就会为名所累、为利所缚,就有可能走到邪路上去。要自觉做到:淡泊名利须知足,少在职务升迁上比快慢,少在手中权力上比大小,少在经济待遇上比高低,自觉慎权、慎独、慎初,切实守住清廉的底线。耐得住寂寞,是基于对主客观形势正确分析判断基础上,做出的一种正确选择,是对人生的主动掌控。耐得住寂寞,不是对人生放任自流,不是悲观放弃,不是消极等待,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主观掌控下的一种状态。
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能够耐得住寂寞,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人们知道,毛泽东、邓小平都曾经历了人生的几起几落,他们在逆境时能够以钢铁般的意志,耐得住寂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邓小平下放江西回到北京后,毛泽东关切地问: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邓小平极为简单地回答:等待。长期耐得住寂寞,才为后来邓小平的辉煌人生奠定了基础。人,淡然立世,自我满足就好;从容做人,稳妥安然就好;行路勿偏,少走弯路就好;看事莫扭,理智对待就好;悟道勿燥,兼听则明就好;信用为先,守住底线就好;待人以诚,相互扶持就好;知难行易,相互体谅就好;岁月如梭,把握光阴就好;人生苦短,莫留遗憾就好;真情无价,懂得珍惜就好。时下的社会,那些耐得住寂寞的人是处处在展现发光的,像钱学森等科学巨匠和两弹一星的创造者;袁隆平、侯光炯等,和农家学的杂交水稻科学发明,许多作家、艺术家的文章巨著的不断推陈出新;还有日前的两位中国科学家朱熹平和曹怀东的彻底解决数学界百年未破的庞加莱猜想问题;包括许多有识之士的为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的人们……难道这一切不是寂寞在其中产生作用,并安安静静地,于静思默想的苦练,以及神思遐想的颖悟,所建立的神秘奇功吗? 我们要正确对待名利,坚定思想“定力”,做一个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
耐得住寂寞,才能在成功面前保持一颗平凡心。官员们有一个通病,就是在成功面前易于骄、满、横;在失败面前易于泄、悲、伤。由此看来,耐得住寂寞,经受住考验,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成功是在寂寞中完成的、创造的、实现的。山麓繁花似锦,鸟叫虫鸣;山腰苍天大树,雄鹰盘旋;山巅高风悲旋,蓝天四垂。对此,有截然不同人生的人,倘若无花鸟相伴,无古树相依,他是一位登山者,能照样可以成就自己成功的人生。这就是说,凡是成功者都要像登山者那样耐得住寂寞。寂寞能产生出独特的意韵,轻舞飙扬出美丽的清纯与幸福。 当文人墨客静默地吟诗作对的时候,当文豪巨擘独处品茗字斟佳句的时候,当科学巨匠进行深钻细研发明创造的时候,当工人农民精耕细作机械农活的时候……这一切在于寂寞的空灵,才不断创造出人类的独特魅力与希望所在。
寂寞使自然界的美好在不断架构,使人与自然都在享受氤氲。当万籁俱静的深夜之时,那黑黝黝的河流山川就是寂寞的因子;当空忽的山峦层层叠嶂云遮雾霭之时,那高耸的奇峰峭立是寂寞的湖光水色;当静默地于键盘轻敲字键之时,那纷飞的字字珠叽是寂寞的诱因在营造和谐的快乐。寂寞绝不是与世隔绝的百无聊赖,整日游走于大街小巷喊的声浪,而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寂寞,在空荡的灵魂里,思想里只留下与自己理想有关的东西再无杂念,心无旁骜地前进。任何一个人只有在他获得成功的那一刻才会迎来鲜花和掌声,之前的努力都是在一种悄然无声的状态里。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黎明前的时刻总是最黑暗的,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也总是最平静的;雪崩前的冰山总是最美丽的,大自然用它最原始的方式在向人类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寂寞是一种智慧,在芸芸众生中,聪明的人向往寂寞,因为寂寞比喧哗更能丰富人的情感,比快乐更能充实人的灵魂。喜欢寂寞,因为寂寞拒绝庸俗,有一颗高尚的心灵。这在于:寂寞的最高境界是:身居斗室而胸怀天下,看似遗世独立,实则洞若观火。
人生可以不甘寂寞,却必须学会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分析处理问题才能保持足够的冷静,掌握人生主动权,正确选择人生取舍,避免盲目奔波状态,保持人生前进方向不发生大的偏差。在顺境时,耐得住寂寞,有利于深刻懂得顺境来之不易,进而对顺境倍加珍惜,使顺境得以保持和延长;在逆境时,耐得住寂寞,有利于坚定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使逆境得到有效克服。革命战争年代,耐得住寂寞是保持昂扬革命意志、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和平建设时期,耐得住寂寞是保持人生大方向不偏、避免走上违法乱纪邪路的重要保障。人的一生中,那种轰轰烈烈、热烈精彩的场面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寂寞是一种磨练。世事难料,人生无常。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世上捷径不可走,浮躁与成功无缘,虚伪与成功为敌,空虚与成功相悖。投机取巧,只会鸡飞蛋打,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哗众取宠只会迷失自我。认准目标,坚持初衷,厚积薄发,一飞冲天,这就是一个不为俗念所动,不被荆棘所绊之人的志向。要在寂寞中磨练意志,在寂寞中学会忍耐,在寂寞中默默等待。守得住寂寞,心中的向往永不落;守得住寂寞,让心灵得以悠闲,让眼睛看到雨中白鹭图。工作、学习、忙碌,对于漫漫人生来讲,微不足道,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需要慢慢地熬着。人的一生,是一只又苦又涩的青橄榄,只能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品尝,唯其如此才有滋味,才能成功。世界是一个万花筒,固然有其缤纷与绚烂之处。但千万不要为了路途上的几朵野花而放弃眼前的整座花园,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耐得住寂寞是对成功者的一个考验。许多仁人志士之成功、之成就,都是耐住寂寞的典范。孔子之作《春秋》,孙子之写《孙子兵法》,司马迁著《史纪》,李时珍历时40年完成《本草纲目》,曹雪芹之作《红楼梦》,凡高之作《向日葵》,裴多芬之作《裴多菲交响曲》,诺贝尔多次死里逃生,废寝忘食数年,终于研制成功ΤΝΤ炸/药;爱迪生失败了无数次,才发明了电灯泡。台湾作家林清玄有着一颗寂寞文心,正因寂寞才造就出他遗世独立的绝美诗篇——“雪,冷而清明,念念不忘,在某一层冰上,像极了我们的心。”伟大的画家梵高不被人理解,甚至被视为疯子,他是寂寞的,只有在创作中才能得到解脱,谁能说他的成就,不是在寂寞中造就的?这些世间最美的惊世才能,哪样不是缘于寂寞。
要想干出业绩,惟有寂寞才是源泉。显然,有寂寞,才有成功、成就、伟业。寂寞就像一泓清泉,是如此的宁静,会让你感受到何为超凡脱俗;寂寞就像林间一弯小溪,如此清澈,会让你感受到何为自然清新;寂寞又像世间一片大海,如此蔚蓝,会让你感受到何为深沉致远。寂寞是一种坚守,面对寂寞,有的人能坚守精神的底线,有的人却成了道德的叛徒;寂寞是一种修炼,面对寂寞,有的人能够参悟人生的真谛,有的人却跌到地狱的深渊;寂寞是一种境界,永葆淡定,如果你想追求成功,必须先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成功的辉煌就隐藏在寂寞的背后。一切光彩照人的景象背后都隐藏着无尽的寂寞,就如同划破夜空绽放的绚丽烟花,光艳动人,但昙花一现之后,留下的却是无尽的黑夜。坚守寂寞,是成功的保证。
耐得住寂寞,才能在灯红酒绿面前保持一颗宁静心。在灯红酒绿、笙歌暖语面前,可否耐得住寂寞,它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反映。一个有着崇高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的人,追求的是事业上的发展,对人类的奉献,对共产主义的坚定,所以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心无二意,心无二用,自觉地告别“声色犬马”,走出浮躁喧嚣的世界。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日无古贤”。回首历史,寂寞让我们泪落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豁达与超凡,又让我们领悟到“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真谛,由此可见,寂寞不只是一种孤单冷清的孤寂之感,因为在寂寞的里层,蕴含一种独有的宁静,可以发人深思,去真正体味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去真正体味人生的自由。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做好事业,即便在得志时也不得意洋洋;在失意时不失态,不小视自己的价值;在奋斗中体验着欢乐,在寂寞中感受到充实。然而,当有些领导干部由于耐不住寂寞,显得相当活跃,餐桌上有他觥筹交错,牌桌上有他斗志昂扬,歌厅里有他激情奔放,左右逢源,甚而,有的生活糜烂,几乎所有的贪官都包有情人,家里红旗不倒,屋外彩旗飘飘。如果领导干部一边是庄严的工作,一边是荒淫和无耻,吃喝嫖赌,“捞”民伤财,老百姓不免有“匪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之喻,之痛恨、之痛斥。
健康文明的情趣可以增长才情、陶冶身心,低级庸俗的情趣则会使人玩物丧志、精神颓废。生活腐化与作风腐败就像是孪生兄弟,一旦种下贪图享受的种子,就开启了通往堕落之门,欲望愈膨胀,享乐愈痴迷,行为愈失控,发生腐败问题也就在所难免。党政干部放松了警惕,在金银票子、洋楼房子、豪华车子、靓丽女子等糖衣炮弹的狂轰乱炸中,就会出卖自己原本高贵的灵魂,转变航向,滑向人民的对立面,或身陷囹圄,身败名裂;或饮弹刑场,遗臭万年。从建国之初的刘青山、张子善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胡长清、成克杰,这类腐败分子就是因为耐不住寂寞而开始腐化堕落。面对灯红酒绿能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品格。历史已反复证明:放纵自己的人,必将失去自由;管不住自己的人,注定要被人管;耐不住寂寞的人,终将与真正的寂寞相伴。鄙视、妒忌、记恨、怜悯,不是寂寞的佳作;寂寞不是踯躅街头的惆怅,也不是徘徊巷尾的颓废,更不是借酒消愁的沉沦;寂寞不是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闲话,散淡与停滞,更不是真正的孤独或寂灭,而是一种不凑热闹,不追风潮的生活境界与生存方式。只有忘记了世间的一切庸俗,才能深味寂寞的真谛。能否情趣高尚、崇高,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水准的检验,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必须作出选择的一个最现实、最直接的课题。
寂寞,可以让我们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寂寞,可以让我们有空间认真地环顾自己的后面、周围和前方;寂寞,可以让有兴趣轻松面对自己的快乐、悲伤和平静;寂寞,有毅力牢牢把握自己的人生。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有进取和开掘,才能战胜自我;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才会让生活充满美丽的梦想,心灵的原野才不会空荡。虽然我们的寂寞不如古人旷世惊人,一语即下,诗出一篇;也许所谓的寂寞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打发的空虚,然而真正的寂寞会让你从平面变成一个三维图形,你不会只遵循生活的轨道,而是转身回头灵动起来。在党内,对那些披着合法外衣、带着流行色彩、自诩正道大义,却充满低级趣味的人,要用科学的理论鉴别他,用正确的观点揭露他,用有效的方法抵制他。“人的思想像块地,庄稼不长杂草立。”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那些腐朽价值理念就会侵蚀头脑。
面对当前观念激荡,需常洗心灵之垢;物欲横流,应常敲警世之钟。工作之余,多读点励志明理、内容健康的有益读物,多欣赏格调高雅、催人奋进的红色影片,多培养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自觉做到“趣”而有度、“好”而有道、“玩”而有品、“乐”不上瘾,以充实的生活、高雅的情趣、高尚的追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渗透,才能真正做一个“政治上有魂有魄,工作上有声有色,生活上有滋有味,交往上有情有义”的人。寂寞会让人明白:原来我们的心也如山水那样别致。守住寂寞,守住神圣的灵魂,无论红尘中的车轮如何碾滚,却永远击不破安静与思想的门;守住寂寞,守住别样的孤独,即便孤独无路,寂寞如空虚的湖,没有金子作催化剂,也同样泛起浮光跃金的美丽。寂寞是成功的基石,寂寞是干净的前提,寂寞是做官的底线,只有真正明白寂寞,我们才有光辉的人生。
社会转型,浮躁俱生,惟寂寞者胜出。在平凡的生命历程里,每一个领导干部请时刻记住:不歪不邪、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欲,杂气自去,精气神自来。人生在世,路,靠自己走。在前进的航程中,无疑每个人都是独行者。可能有的人会一帆风顺,如碧海泛舟,有着心旌猎猎的动魄之喜;一旦生活之舟搁浅,寂寞的难堪便会长驱直入,衍化成无数的噬齿之情。坎坷多桀者,如攀山行栈,一息尚存,壮心未已,一路方卉虉草,奇险风景,自有难得的人生体验,这是磨砺、也是财富。党员干部要从中咀嚼人生,踏碎寂寞。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精神文明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作者系河南省西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