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政文化 >> 正文

廉政文化

建立牢固党群关系,须知“自己也是百姓”

时间:2013-12-30 00:00 阅读: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给菏泽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提及某些部门或干部,老百姓经常感慨“官僚得很”。提起习近平总书记,却有不少网友亲切地称呼他为“习大大” ,不为别的,就为了他心里满是群众,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情怀。的确,“官僚主义”作为机关病、政治病,在现实生活中时有所见,群众十分反感。近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地如火如荼,整顿“四风问题”也风生水起,习近平主席更是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普通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放下官架子,走到群众中。

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官僚主义则是党群关系的天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这是振聋发聩的警示,也是对破除官僚主义的鞭策。如今,习近平总书记用对联表明了官民关系,更为我们提出“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为官心态。

牢记“自己也是百姓”,不仅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一个领导干部需要的定位,也是摒除“官僚主义”过程中领导干部应该拥有的自我认识,更是建立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必不可少的政治心态。确实,十八大后,一股勤政为民、和蔼可亲的清风正吹拂着神州大地,习近平主席时时刻刻牵挂着群众的冷暖,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但是,中央要求改作风,一些人口号喊得震天响,文件挨个接连出,实则干打雷不下雨,私底下依然故我。一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三喝四、横眉立眼……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当然,要建立牢固的党群关系,除了要牢记“自己也是百姓”,也要赋予群众更多的权利,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进来,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将党员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充分吸收群众智慧,多听群众对于政府工作的真实感受,多听群众对于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不管是党员干部开通微博多与网民在线交流,还是轻车简从多到基层去走一走,都会对于改作风起到良好效果。我们相信,真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地改作风,才能真正和群众建立起鱼水之情。

党与群众就是鱼水关系,唯有牢记“自己也是群众”才能真正走进群众,深得民心;唯有群众才是改进作风最好的“清洁剂”和评价者;也唯有依靠群众,才能使改作风收到实效,赢得民心,成为党永葆青春的源泉。

来源: 中国反腐倡廉网 2013-11-27

上一条:毛泽东人情观:公是公,私是私 下一条:实现廉政文化自觉应做到“三重三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