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52°21"
东经:4°52"
平均海拔1.2米
地域4万平方公里
人口不及2000万
这里有令人心旷神怡的风车与牧场
这里有连绵不绝的海坝和岸堤
这里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郁金香
这里有全世界最自由、最宽容的空气
这里便是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
虽然人少地少
但荷兰在欧洲却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排名靠前的经济强国
更是屈指可数的教育强国
荷兰在科研机构与私营部门
之间的联系尤为突出
而荷兰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优势
也得益于其教育体系的先进与完善
尤其是荷兰的职业能力教育
更是走在世界前列
成为其培养现代“匠人”的基石
职业教育一直被视为荷兰的
经济基础和社会支柱
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荷兰政府和社会既尊重学生的愿望和选择
也正视学习能力的差异
通过提前分流学生
改进教育培训内容
推进职业学校升学衔接
强化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等多项措施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改革是教育顺应发展的原动力
与资源丰富的美英等大型经济体相比
西欧小国荷兰充分认识到自身未来的发展
将更加依赖其高度发达的教育和科研体系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的当代
相信昔日的“海上马车夫”
能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
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看看荷兰籍的大科学家吧
卡zg脖子芯片的光刻机为什么出生在出现荷兰?
最好的镜片钟表为什么出现在荷兰?为什么大型镜片也出现在荷兰?
为什么荷兰能培养出工匠精神?
还是看看人家的成绩,
相比这些人我们如同原子同宇宙微不足道!
有可能不全 现正全力收集:
温特(F.W.Went,1903—?)荷兰科学家,1928年,发现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华伦海 荷兰物理学家,创建华氏温度。
慕欣勃罗克 荷兰物理学家,发明莱顿瓶。
范德华 荷兰物理学家、化学家,推动分子理论发展:
约翰内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通译范德华,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1837年-1923年),荷兰物理学家,曾任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对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所作的工作。获得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范德华力。
洛伦兹 荷兰物理学家,提出洛伦兹变换:亨得里克·安顿·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1853~1928),荷兰物理学家、数学家,电子论的创立者,1902年与彼德·塞曼同共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昂内斯 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当水银的温度下降到一269℃时,其电阻就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卡末林·昂内斯以极大的精力改善了实验室装备,使之由初具规模发展到后来居上。但是他更重视人才培养。他创立了一所技工学校,让学生晚上学习,白天在实验室工作。他培养的玻璃技师不但满足了本国的需要,还受聘到许多国家的物理实验室工作,为发展低温物理学和真空技术作出了贡献。他为工业培养人才,对荷兰的工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卡末林·昂内斯还广招科技人员,包括来自国外的访问学者,集中到他的周围。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莱顿低温实验室于1894年建立了能大量生产液氢和其它气体(包括氦气)的工厂和一栋规模甚大的实验楼馆。他以工业规模建立实验室,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就是从这里开始。物理学由手工业方式走向现代的大规模水平。
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年(乙巳年)4月14日—1695年7月8日),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他是介于伽利略与牛顿之间一位重要的物理学先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对力学的发展和光学的研究都有杰出的贡献,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一位重要开拓者。他建立向心力定律,提出动量守恒原理,并改进了计时器。代表作有:《全集》、《摆钟论》、《光论》等。惠更斯自幼聪慧,13岁时曾自制一台车床,表现出很强的动手能力。1645~1647年在莱顿大学学习法律与数学;1647~1649年转入布雷达学院深造。 在阿基米德等人著作及笛卡儿等人直接影响下,致力于:力学、光波学、天文学及数学的研究。他善于把科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透彻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摆钟的 发明、天文仪器的设计、弹性体碰撞和光的波动理论等 方面都有突出成就。惠更斯研究了抛物线求长、求抛物线旋转面的面积、许多曲线如蔓叶线、摆线(与帕斯卡在1658年公开提出的一个问题有联系)和对数曲线的切线和面积问题。1657年,惠更斯关于概率问题的论文发表,《论赌博中的计算》(Tractatus de ratiociniis in aleae ludo)。1650年,一个关于流体静力学的手稿已经完成。而在1652年,惠更斯将弹性碰撞的规律公式化,并开始几何光学的学习。在1655年他让自己与他哥哥一起,去磨制镜片。他们制造了显微镜和望远镜。而惠更斯在1655-1656年的冬天,发现了土星的卫星并辨识出了土星光环,两者分别报告于《土星之月新观察》(De Saturni luna observatio nova )和《土星系统》(Systema Saturnium )中。1656年惠更斯发明了摆钟。这在1658年的《时钟》(Horologium )(不要与后来的Horologium oscillatorium混淆)中有记述。这也造就了一些机会让他发现摆线等时性(tautochronism)(1659)、研究渐屈线(evolute)和摆动中心(center of oscillation)的理论。惠更斯对离心力的研究也从1659年开始。在这些年中,他与许多学者的通信大量增多,那些学者有圣文森特的格里高利、沃利斯(Wallis)、凡司顿和斯吕塞(Sluse)。在1660年之后,对摆钟在海上确定经度的应用研究占据了他很多的时间。1689年6月到9月,他访问英格兰,在那里遇到了牛顿。牛顿的《原理》引起了惠更斯的仰慕之情但也激起了他强烈的分歧。两者的证据在《论光》及本书补编的《论重力的原因》(Discours de la cause de la pesanteur )中能找到。与法蒂奥(Fatio de Duillier)的讨论,与莱布尼兹的通信,以及对他的微分积分的兴趣,在最后的几年中使惠更斯的注意力转回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