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机电工程系于新海博士申报的“北斗机载设备关键电路与器件雷电电磁脉冲效应协同仿真与实验研究”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直接费用资助22.50万元。该项目实现了机电工程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零突破”和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信息科学上的“零突破”。
据悉2019年3月1日至3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接收项目申请240711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236998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管理办法以及专家评审意见,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资助面上项目18995项、重点项目743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0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966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00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5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延续资助)23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960项、部分联合基金项目(NSAF联合基金、天文联合基金、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民航联合研究基金和钢铁联合研究基金)235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82项,合计41752项。
于新海,1987年生,山东烟台人,河套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博士,2010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硕博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任河套学院机电工程系物理教研室主任、自动化研究与应用中心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致力于电磁环境效应、器件与电路可靠性、新型材料与器件等研究方向的具体工作。主要承担《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本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232学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1项(已被推荐至自治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项目)。近年来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MC》《Materials》《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 Research Letter》《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Chinese Physics B》《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电讯技术》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SCI、EI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编写著作1部。2018年10月荣获巴彦淖尔市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18年11月荣获河套学院机电工程系青年教师基本功技能竞赛三等奖。

于新海博士在做学术讲座

于新海博士在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化实务会议上 左一
还了解到,于博士的《检测与传感技术》2019年被评为院级在线课程,已被推荐为自治区在线课程;民航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基于RTCA DO-160G的ADS-B机载设备射频敏感效应及机理研究》正在公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