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 主题党日活动—— 参观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

2021年10月11日 10:53  点击:[]

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

主题党日活动


2021年9月30日下午3点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职工到“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专题展厅”,学习了解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发展史,体会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多元一体历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览内容分为多元文明的汇聚之地、文明交流的牢固纽带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三部分,展览汇聚了内蒙古黄河流域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品文物,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审视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历史发展变迁,结合历史器物、遗迹以及文献资料等,以图证史,充分展示了黄河在内蒙古地区的独特魅力和独特作用。

 

绵延万里、奔流不息的黄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的沃土和文明的孕育之地。黄河像一位母亲,滋养了两岸的土地和人民。草原像一个摇篮,孕育了历代众多的游牧部族。长城像一座桥梁和纽带,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发展:从史前人类生息繁衍的宜居之地,到原始农耕、猎牧文化的出现;从北方青铜文明的曙光,到雄伟长城的建立;从中原王朝与匈奴部落联盟的博弈,到汉唐戍边将士的开垦耕耘;从辽宋夏金元到明清时期农牧交错、时农时牧的经济形态,到清末民国以来中原农耕民族的北上开垦,引黄灌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历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造就了这里农牧交错带的地域经济和人文环境,也成就了其文化多元、共融共生的人文特色。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让全体教职工充分体会到了内蒙古黄河流域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实现了多民族的交往与交融,以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形成了多种文化交叉并行,共融共生的地域文化特色,并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本次学习通过讲述自己土生土长地区的发展历史,感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过程,进一步强化了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上一条: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完成情况 下一条: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结对帮扶困难职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