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要的人离开
来信:朋友、同事离开,我就会很难过,难过很久。
回信:
抱抱你!朋友、同事的离去让你久久困于难过的沼泽,你似乎对此很困扰,是觉得不应该难过,还是不应该难过这么久呢?
首先,难过是非常正常的反应,给自己一段缓冲期,允许情绪流淌一段时间。面对这些重要的人甚至宠物的离开、离世,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提出,人可能会出现五个阶段的情绪反应:否认阶段、愤怒阶段、协商(讨价还价)阶段、沮丧阶段、接受阶段。

否认阶段是心理上无法接受,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一直觉得这是假的,这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愤怒阶段可能会很生气,埋怨自己或他人,想着如果当初不这样做就好了,想创飞全世界;
协商阶段觉得事情是不是还有回旋的余地,是不是还会有转机,我还能够再挣扎“抢救”一下;
沮丧阶段就是表现出悲伤、失落,这个阶段好像开始慢慢接受事实了,这也是我们通常会有的反应;
接受阶段就是逐渐接受,悲伤情绪仍然会流淌,只是情绪没那么强烈,也能够慢慢向前看了。如果在重要的人离开后,会有以上的情绪反应,是非常正常的、合理的。
其次,每个人面对重要关系的丧失,恢复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这和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偏感性还是偏理性)、敏感度、离开者对你的重要程度、是否有其他压力事件等等有关系。
另外,因为他人的离开让你难过许久,换个角度考虑,这恰恰证明你有着金子般赤诚的心,珍视每一段情谊,对感情十分看重。这也有其优势,比如大家会很愿意和你交流交朋友,因为和你交往ta们很舒服。当然,人生旅途恰似一场接力赛,不同阶段有不同队友交接棒,有人离场,只是奔赴下一段赛程,绝非你不够好。
最后,是时候郑重地做个告别了。可以挑个午后,没有人打扰的时间,把回忆、不舍、祝福统统写进信件,不必寄出,权当郑重道别,和过去释怀,如此,心也能腾出空间,拥抱新缘分。
如果还是感觉不能让自己好一些,可以来预约心理咨询,在咨询中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
2.自我评价与行动力
来信:我发现我做好多事情犹豫不决,会纠结到底做了是正确还是不正确?会纠结他的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让我没法去下定决心。还有一个是因为和前男友失败的感情,我害怕涉足进入谈恋爱这个事,我害怕别人喜欢我,我害怕喜欢的人不喜欢我。最近还很懒散,对学习也有所松懈。
回信:
关于纠结对错。可能你之前的一些经历让你非常在意做事情有没有做对、有没有做正确的事,害怕做错事,害怕失误或失败。确实,每个人都想把事情做对,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是我们的美好期待和愿望,然而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会像我们想象中的完美轨迹去发展。有时候,失误或者错误不一定是件坏事,失误或者错误反而能够推动新事物的诞生,比如面包的诞生。在公元2000多年前,古埃及还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当时有个雇主买下一个奴隶为家里做饭,奴隶在烤面饼的时候不小心睡着了,却意外烤出来金黄又蓬松的大面包,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爱吃的各种面包。如果一直坚持正确操作,那么现在我们可能都吃不到面包这种食物。
关于爱情。听到你表达了对这段感觉的痛苦难受,害怕再次涉足爱情,爱的越深,伤的就越深。爱情就是伴随着痛苦,在痛苦中寻找幸福快乐。投入爱情的人是勇敢的,为了获得幸福快乐会冒着受伤的风险。而远离爱情的人也并不是弱者,勇敢的经历过了,体验过了,感受过了。如果受伤了,累了,可以给自己一段时间来疗愈,静下来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是更在意爱和关心,还是更在意避免伤痛。
关于学习。最近学习懈怠,我在想,你是否也害怕学习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害怕不会做,或者做不好?推荐你看一本书《终身成长》,里面说到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是认为人的能力不会改变的固定型思维,一种是认为人能够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能力的成长型思维。前者会让人不敢尝试,因为害怕做不好,显示出自己能力不足;而后者会让人勇敢尝试,在不断犯错中成长,逐渐提升个人的能力。学生就是来学习的,如果都会了,那多没有挑战性,多无聊啊。另外,如果最近心情不好,比较内耗的话,是会占用自控力资源的,自控力资源变少了,可能就很难做出学习的行为了。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是很痛苦很困惑,也欢迎你来预约心理咨询。
附上心理咨询中心联系方式链接
附上前几期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