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4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测
工作的通知
各院系:
根据《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要求,为做好新生入学的全覆盖心理测评,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分层分类心理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心理咨询中心将开展2024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普测对象
2024级学生(含新入学的专升本学生)
二、普测量表
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研制。
三、普测形式
心理咨询中心将统一安排布置,各院系按规定时间组织安排测试,学生可在手机端进行测试。
四、普测阶段
1.统计并审核学生信息(10月8-10月12日)
使用统一模板统计2024级学生普测信息导入模板(附件1),统计完毕以院系名称命名发送至邮箱:htxy5552@163.com,经审核无误后录入心理普测系统,截止日期为10月12日。
2.正式施测(10月15日-10月20日)
请各院系辅导员及学生会心育部部长务必按照要求组织普测对象按照规定时间段组织学生测试。
3.反馈报告
普测结束后,心理咨询中心将根据普测结果统一形成学院心理普测测评报告。
4.心理约谈与建档(10月21日-10月31日)
普测结束后,心理咨询中心联合各院系辅导员对严重心理危机个体开展进一步约谈,重在逐个评估并排查心理危机,各院系根据普测反馈结果建立重点学生关注档案,档案由专人保管。
五、其他事宜
1.新生心理健康普测是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请各院系要认真组织、全面配合,各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或主任和新生辅导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2.辅导员要组织2024级新生认真学习《心理普测相关知识》(附件2),以免学生对心理测试产生各种疑虑,从而影响普测结果。
3.辅导员应认真学习普测施测指导语(附件3)和施测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保证普测顺利规范进行。
4.测试中遇到问题,跟班辅导员应首先做好情况登记,并及时联系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解决。
心理咨询中心联系人:
蔡彦婕 18947809577
附件:
1.2024级新生普测学生信息导入模板
2.心理普测相关知识
3.心理普测指导语
心理咨询中心
2024年9月30日
附件1
2024级新生普测学生信息导入模板
表格填写说明:
1.填写对象:所有2024年入学新生(本科生、专升本学生)。
2.所有内容都为必填项,不允许留空。
3.表格表头级列的顺序和数量不允许更改。
4.入学年份只填写数字,不必输入汉字“年”,输入格式为“2024”。
5.班级输入格式为“202*级*班”或“202*级*班(专升本)”,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不能使用大写数字。
6.专科的学历层次填写“高职高专”,本科填写“本科”。
7.姓名和手机号码为测评登录账号,请务必填写正确。
8.各院/系名称统一填写最新的全称,不要简称。
附件2
心理普测相关知识
一、为什么要进行心理普测——了解心理,助人成长
1.全面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也是学生个性化心理健康服务的关键环节。
2.心理普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主动调节心理状态,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二、心理普测的特点——科学有效的测评
心理普测的目的在于利用科学的心理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以评估学生在某个时间段的心理状态。心理测试的优点在于借助客观量表能够比较快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怎样看待心理普测的结果——合理参考,服务自我
对心理普测的结果,要有一个科学辩证的态度。由于心理具有复杂性,任何心理测评结果都只能提供给受测者一个参考。因此,对任何心理测验的结果不可过分迷信,特别是不能随便给自己“扣帽子”、“贴标签”。
而完全不相信心理普测的结果也是不对的。受测者越合作,测试结果就越准确,结果的参考价值就越大。心理普测结果只表示个体近期或某段时间的现实心理状况,不存在“好”与“坏”的问题。
心理普测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心理健康状况,提示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寻求心理帮助,某些人格测评量表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及人格特征。因此,对每位新生来讲,普测都是一次难得的深度自我了解的机会。
四、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心理普测——消除顾虑,积极合作
心理普测的结果严格保密,只有本人及心理咨询中心老师能看到结果,结果不进入学生档案,不与任何评比奖项挂钩,更不是要给学生记入“黑名单”。普测是进行自我了解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也是为学校提供个性化心理援助给予科学依据。所以请尽量把自己最真实的情况反映在测试中。
如果想完全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内在品质,仅仅依靠心理测验是不够的,还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附件3
心理普测指导语
同学,您好
欢迎你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本次测试旨在了解你的一般心理状况,测试结果严格保密,仅供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使用,以便在需要时为你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不会影响你的学籍、入党、奖惩、升学和就业等。所有问题的答案无对错之分,请按照你的实际情况真实地回答。
下面描述了我们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客观事情或主观感受,请判断这些描述是否符合过去一个月内您的实际情况,请选择适合的选项。
选项示例:
1代表"一点也不像我"
2代表"不太像我"
3代表"比较像我"
4 代表"非常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