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民:用笔作战,临终写下万言“检讨书”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5 浏览次数:

“一个革命的文学者,实是民众情绪生活的组织者,这就是革命的文学家在这革命的时代中所能成就的事业!”

窗外夜色寂静深沉,他面容憔悴、发丝凌乱,带着愧疚在案头艰难地奋笔疾书。“这是1933年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临终前给党中央写报告的场景,他将我们党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的精神写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内的雕塑复原场景前,解说员讲述着沈泽民的最后岁月。

1900年出生的沈泽民是中共早期杰出党员、革命家、文学家,也是著名文学家沈雁冰(茅盾)的胞弟。他曾立下实业救国、科技救国的志向,转变思想后一生用笔和枪在战斗,最终为保卫苏区病逝在湖北红安。

数理化全校最佳,却痛感“工程技术救不了国家”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青瓦厚墙,绿水涟涟,河边一户宅院门前挂着“茅盾纪念馆”的牌子,沈氏兄弟就出生在这里。

一张旧照片上,3位青年意气风发、目光炯炯,他们便是沈泽民与哥哥沈雁冰及同窗好友、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3人的革命人生联系紧密、相互影响。

沈泽民的父亲沈永锡是思想开明的维新派人物,认为要振兴中华务必求成于实业。沈泽民受他影响,认真钻研数理化课程。沈雁冰回忆:“在中学阶段,沈泽民的数学、物理、化学,在全校算是最好的。”

1916年夏,沈泽民考进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在努力学好理工的同时还努力学习历史、外语,尤爱文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投身爱国运动,向往马克思主义,也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无法解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思想变动很大……枯燥乏味,听不进去了,想中途辍学……”1920年春,沈泽民给哥哥的信中写道。他对哥哥倾诉:想去日本,掌握日文以便研究社会主义。这时离他完成学业只有半年,沈雁冰劝弟弟毕业后再去日本不迟。但沈泽民激动地说:外有帝国主义列强,内有军阀专制,工程技术救不了国家,不如自修马克思主义著作,从中找出反帝救国的路。这年5月末,沈泽民辍学,与同窗好友张闻天相约到日本半工半读。

“两人相互陪伴鼓励,坚定了各自的选择,成就了各自的革命事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马婉说。

沈、张二人启程赴日时,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经费不够。沈泽民向母亲求助,母亲陈爱珠把原本留给他结婚的1000元钱给了他。就这样二人到了日本,共同求学,翻译著作,半年后又共同回到上海。1925年6月张闻天入党,沈泽民正是其入党介绍人之一。

白话文创作早于茅盾,“我们的笔要为穷人吐气”

虽然茅盾文学作品具有更广泛的知名度,但沈泽民的白话文小说创作比哥哥早了整整8年。

五四运动时期,沈泽民投身文学创作活动,用白话文揭示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在题为《五月》的诗中,他写道:“天气好,下田忙,雨水不调匀,望着天空惆怅。收割果然是快乐,还租粮却是苦恼,布谷你莫叫,我那抱病在床的娘子要忧烦死了。”短篇小说《阿文和他的姊姊》叙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阿文8岁那年,父亲陈大因“没饭吃”把姐姐爱珍卖掉了,从此,阿文失去天真、失去欢乐。故事并不复杂,但写出了因社会的黑暗而骨肉分离的主旨,撕心裂肺的惨痛直抵人心。

嘉兴学院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主任康文龙认为,沈泽民的文学作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创作特征,更多地关注社会和底层人民,反映现实问题。

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课程教研室主任邱辰禧介绍,五四运动以后,沈雁冰和沈泽民深感家乡落后和闭塞,一致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团体以改造家乡。1919年暑假,沈雁冰夫妇和沈泽民、杨朗垣等10多人相聚在乌镇植材小学,经充分酝酿,以“提倡新思想、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旧道德和地方恶势力”为宗旨的进步社团“桐乡青年社”诞生了。由此,沈泽民投身新文化运动。

“在新文化运动中,沈泽民是一名骁勇闯将。”邱辰禧介绍,1923年前后,他又同恽代英、萧楚女等发起了革命文学运动,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理论文章中,他提出:“不曾和满身泥巴的工人,或者普通农人睡过一间小屋子,同做过吃力的工作……决不配创造革命文学。”

1924年11月,他在《觉悟》“文学专号”的发刊宣言上写下:“我们的笔尤要为穷人们吐气。”

重病坚守鄂豫皖苏区,生命最后时刻深刻反思

“我能留下来陪你吗?”张琴秋问。沈泽民拉着妻子说:“琴秋,不要说傻话了,你在红四方面军里担负着很重要的工作,不是一般的同志,怎么能轻易按照个人的意愿留下来呢?”张琴秋含泪追赶大部队去了。这是红旗出版社《党史风云实录》中描述的一幕。

张琴秋是沈雁冰夫人孔德沚的小学同学,与瞿秋白夫人杨之华是大学同学。共同的革命理想将沈泽民与张琴秋结合在一起。婚后,他们与沈雁冰夫妇、瞿秋白夫妇比邻而居,3对夫妻共产党员,3个革命家庭,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充实的生活。

1931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沈泽民被党中央派往鄂豫皖根据地工作。离沪前,沈泽民夫妇向母亲和哥哥辞行。沈雁冰回忆当时的情景曾说:“我知道苏区战斗频繁,环境是艰苦的,但他们两个都情绪高昂,对前景十分乐观。”

1932年6月,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围剿”。面对敌军来势汹汹,中央分局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红军行动去向。10月14日,中央分局在黄柴畈召开会议。会议决定,红军主力转移到外线作战,以调动和歼灭敌人,待机重返苏区,留下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坚持苏区斗争。沈泽民在苏联期间所患肺病这时复发,同志们劝他随主力撤离,他却说:“我是苏区的省委书记,不能离开,我的岗位是和军民一起保卫鄂豫皖苏区。”担任73师政治部主任(师长王树声)的张琴秋随大部队西去,夫妻俩此次分离竟成永诀。

在沈泽民的组织下,红25军得以重建,取得了郭家河战斗等一系列胜利。但是1933年5月以后,由于省委的错误判断和盲目执行“左”倾军事方针,红25军反“围剿”作战接连失利,牺牲惨重。面对空前严峻的形势,沈泽民开始反思。当年10月召开的鄂豫皖省委扩大会议上,沈泽民承认目前危局“是自己的路线差错”和“一贯的脱离群众所造成的”,并作出了转变斗争方针、进行游击战争的决定。

当时,条件艰苦、缺粮少菜,沈泽民和大家一样以树叶、草根、葛藤为食。他的肺病病情不断加重,连续几天吐血后病倒在床上。

一天夜里,沈泽民在油灯前艰难书写给中央的报告。在这份长达1.3万字的报告中,他沉痛检讨:“到现在弄得如此局面,完全是过去错误造成的……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路线差误与实际工作中的拙劣,逐步削弱到如此情形造成的。”沈泽民痛责自己“实在是一个书生”,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起”“今后唯有万死的决心来转变”。

1933年11月20日,沈泽民病逝于红安县天台山芦花冲。

曾任鄂豫陕省委书记的徐宝珊看过这份报告后说:“他以共产党人的气魄,敢于大胆地承认错误并向党中央直言不讳。我们党有这样的气派,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1934年4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决定:将红色政权在江西瑞金创建的“苏维埃大学”命名为“国立沈泽民苏维埃大学”。

烈士档案

姓名:沈泽民,字德济,曾用明心、希真、罗美、直民、成则人等笔名

籍贯:浙江桐乡

家庭出身:官商

出生时间:1900年6月23日

出生地点: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就读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入党时职业:无

入党时间:1921年4—5月

入党地点:上海

革命经历

1919年夏 与胞兄沈雁冰、表哥卢奉璋等投入新文化运动,成立桐乡青年社,出版《新乡人》杂志,宣传新文化,倡导白话文,致力新文化和科学知识介绍。

1921年1月 由日本回到上海参加实际斗争,4—5月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 加入新文化运动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

1922年5月 在广州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团中央委员,同施存统、俞秀松、张太雷一道主持团中央日常工作。

1923年前后 同恽代英、萧楚女等发起“革命文学”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积极推动我国无产阶级文学发展。

1923年春 到南京建邺大学任教,借以在南京发展和建立党组织,和谢远定等组成南京党小组。

1924年1月至4月 任中共上海地方执委会兼上海区执委会委员。

1925年 参加五卅运动,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热血日报》编辑。其间,一面从事工人运动,一面在平民女校、上海大学等处担任义务教员,培养党的后备干部。

1926年初 随刘少奇等去苏联,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大会,担任代表团英文翻译,会后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理论班学习,同时担任翻译和助教。

1930年12月 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

1931年1月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补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31年3月 与夫人张琴秋秘密离沪,前往鄂豫皖根据地工作,曾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等职,负责鄂豫皖苏区党和政府的工作,领导鄂豫皖根据地的各项建设,支援红军反“围剿”。

1932年10月 红四方面军主力向川陕边转移后,带领党员和游击队员重建红25军,为保卫苏区艰苦战斗。

1933年11月20日 病逝于湖北省红安县天台山芦花冲,时年33岁。

烈士的话

不曾和满身泥巴的工人,或者普通农人睡过一间小屋子,同做过吃力的工作……决不配创造革命文学。

[图片来源:《沈泽民传》(中央文献出版社)]


地址: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云中大街

电话:0478-8415763